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青山绿水寄乡愁

2017-08-18 08:54:4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李立章 文/图

走进开远市大庄乡龙溪村,绿树青山,河流清澈;农家鸡犬相闻,花丛掩映,俨然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卷。

来到乐白道街道办事处通灵村,玉带村前缠绕流,青山秀水画中游,民居古朴依山建,小巷幽深拾级修……告别了劳心案牍,到此方知岁月悠悠。

漫步在中和营镇跃进社区石板铺就的乡间小道,眼前是座座独具特色的苗族民居,村边是一片片方块成型的果园,耳畔鸟儿呢喃细语,身边不时有村民荷锄而过……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田园诗般的意境之中。

这些村庄仅是开远市美丽乡村中的一个缩影。几场新雨过后,行走在开远市广袤的农村,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赞叹:草木戴翠、绿草如茵、绿波荡漾、绿意盎然,绿色的气息沁人心脾。

是什么成就了开远市乡村的美景,造就了美景中的美丽乡村?答案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植绿护绿、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大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林草覆盖率,努力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上见真章。

青山绿水环抱美丽乡村

在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中,开远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建设。

“要生存,就要保护生态;要发展,就要做强做大经济。”开远市的决策者在跨越发展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转型升级两条红线,“绿色发展”已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开远市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2014-2020)》,并于2015年3月通过了省环保厅生态文明处组织的专家评审,于2015年底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颁布实施。《开远市人居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鉴定。同时,还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开远从点滴做起,从实处抓起。

纵然“天生丽质”,也需后天养护,从“GDP挂帅”到“环保问政”,再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具体工作中,开远市重点围绕乡村“生态美、布局美、民风美、文化美、生活美、和谐美”的目标要求。在生态美方面,提出了乡村“山美、水美、田美、路美、庭院美”的建设提升目标;在布局美方面,提出了乡村“村美、房美、公共设施美”的建设提升目标。先后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1.5亿元,实施“乡村示范工程”、4个世居少数民族专项建设工程、“花果村”工程、“花海”工程等,不断从内涵提升生态质量。

“清歌小院四时花 美丽乡村是我家”。走进跃进、旧寨、仁者、老燕子等30余个“明星”村,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一座座别具特色的民居拔地而起,村庄开始变“俏”了,健身、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山林、果园、菜地、苗圃、鱼塘环绕村庄周围,构成一幅美丽家园、迷人画卷。

绿色发展带富一方经济

绿树阴浓夏日长,万物至此皆长大。在跃进社区,拥有拖拉机和摩托车不算什么,许多人家都买了小轿车,有些农户甚至有好几辆大货车。

至于资金问题,居民们一点也不愁。社区成立了苗族服饰生产合作社,产品进入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现代化的烟草种植基地,以及社区组建的货物运输合作社,都给跃进社区带来了增收。村民谢明德掰着指头算过,在“十三五”期间,全村人均纯收入将增至两万元。

在开远农村,如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而又不破坏绿水青山?该市探索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宝贵经验:以经济开发促进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

开远市始终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羊街、大庄等几个坝区,通过农业设施建设、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等措施,提升和改造粮食、水果、蔬菜等产业,提高了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中和营、马者哨、碑格等山区,则大力发展特色水果、蚕桑、中药材、核桃等经济林果产业,在发展壮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绿化了山川,改善了生态环境。

同时,该市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光热自然资源条件,围绕畜禽、苗木、蔬菜、优质稻、水果、生物六大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发展精品高效农业。引入云岭禽业、广西凤翔等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养禽产业发展。推进开远苗木交易中心建设,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1533公顷,生产苗木3000万株(盆),实现产值4.7亿元,苗木销售收入达1.92亿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齐、数量最多的县级绿化苗木基地。

内外兼修提升乡村颜值

“农村景色日日新,七改三清美农村,家家户户讲卫生,户户争挂文明星,陈规陋习随风去,文明新风进新村,农家今朝万事兴。”在黑泥地村的小广场上,村民李秀敏唱着这首不知从何时流传开来的新歌谣,歌声描摹出村民们的新生活。

农村之美,不仅要美在环境、美在产业,更要美在村风、美在心灵。近年来,开远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农村人与地、人与水、人与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农村环境乏善可陈。但这一切都已变成过去,“清新亮丽、鸟语花香”就已变成开远美丽乡村今日的生动写照。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深感使命的开远人以拼搏的姿态,务实的行动,掀起城乡环境治理整治新热潮。开远市党政领导自我加压,自觉积极追求绿色发展,牢牢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生态建设为抓手,筑牢生态文明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为营造文化氛围,开远市还通过文明长廊建设,在各个村庄的院墙上,以生态文化、廉政文化、孝文化、党建文化、和谐文化、平安文化为主题,高标准制作了文化墙。同时,通过开展以“致富能手”“科技之星”“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而今,农村里“烧高香,拜神佛”的人少了,学科学、懂科学的人多了;“农忙流汗,农闲流钱”的赌迷不见了,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能手”不断涌现,讲文明、促和谐的新农民越来越多。

浓墨重彩绘新景,绿水青山带笑颜。环境之美、产业之美、文化之美的开远美丽乡村,逐步成为农村老百姓的幸福家园,托起了乡村群众的小康梦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