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产经观察】不是任何商品都值得“共享”

2017-08-16 08:41:4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如今的创投圈有这样一种风气,创业者的融资报告书里要是没有“共享”概念,似乎就慢了半拍似的。在热情高涨的创业者手中,貌似什么东西都能共享,北京街头甚至出现了共享马扎。

从最早的共享自行车,到如今的共享雨伞、共享健身房,甚至连共享充电宝行业,都能在40天里有35家机构投资,融资金额达到12亿元,是前年共享单车起步时的5倍。“共享”概念被吹向风口的背后,是风投公司的热捧。根据毕马威发布的报告,去年中国风投公司共投出了3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共享经济公司。

在创业者和部分投资者看来,似乎下一个ofo或者摩拜,就将诞生在自己手中,只不过具体分享的东西不同而已。但是,除了遍布街头的共享单车外,大部分共享物品的客流量非常有限,甚至只是停留在卖概念的阶段。

为什么除了自行车外,其它物品的共享效果都不甚理想呢?

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值得“共享”,都会有消费者买单。

共享经济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出现了。最初指的是在商业机构、组织或政府创办的第三方市场平台上,个体利用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最优匹配。而在2010年之后,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了实物共享平台,在陌生人之间实现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当然,这个物品的所有权,依然是平台本身。

换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除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外,其“成功要素”与小区居民之间“院子甩卖”以物易物没有太大区别。小区居民以物易物,为的是实现交易成本最低,自己不用的东西换来有用的东西,既省却了储物空间,又以零价格或极低价格换来需要的商品,且无中间交易成本。这里面关键要素就是,取得商品或服务的成本非常低,或者说,边际成本非常低。

共享产品成功与否,也取决于这个成本因素。如果家和公司都距离公共交通站点有些距离,那么消费者在两边公交或地铁站各存一辆自行车,且不论购车成本,车辆的损耗、遗失、停放也会增加交通成本,得不偿失。更何况,长期存在的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短板,又使得市场上存在旺盛的短途交通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市场需求,有成本优势,共享单车这一理念自然能成功。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