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访谈]追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唐卡艺术追梦之路

2017-08-15 14:09:5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夏吾才郎先生在自家的庭院里创作唐卡作品(更登达吉提供照片)

记者:事实上,天生对某一种技艺感兴趣的人少而又少,多数人在最初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或是被师者“驯化”出来的。在您的眼中,夏吾才郎属于那一类?

教授:1929年,7岁的夏吾才郎,被家人送到了吾屯上庄的寺院当完德(注:小阿卡),拜僧人舅爷索南丹巴为师,学藏语,学绘画。你知道,那个时代的学习条件很差,没有专门的学校,藏族孩子学藏文,学藏经就是一种文化学习,初学绘画者,以学习藏族民间木刻拓印的画册和佛教画谱为学习范本(注:也称为粉本)。每日早起晚归,吃住在家,白天在寺院,不得偷闲贪玩。据夏吾才郎回忆,他学习绘画的时候,条件很差,工具简陋,没有纸笔,就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一层薄薄的酥油,撒上细粉一样的白土,当纸作画,俗称“灰板”,用细树枝作画笔,这就是初学绘画的传统学习方法,在灰板上反反复复地涂平了画,画了再涂,反复习练。除了学经习画及参加有关佛事活动外,他还要参加寺院的劳动,比如,擦拭洗刷、添油点灯、抬水帮灶等。

夏吾才郎的幼年、童年和青年初期,是在偏僻的农牧山区度过的。据我的观察,他在朦胧幼小的心灵中,天天接触的都是虔诚的吟经,无休无止的祈祷,相比较而言,最能引起他兴趣的事情应该是绘画,庄重肃穆的生活环境,安静的绘画环境,对他寡言少语的性格也有影响,我想也只有绘画才是他的生活中有变化有跳跃的趣事。当然,偶尔他也与小伙伴们戏耍、打闹,背着众僧师徒以解闲寂之闷,他的童年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

记者:在我国藏区,多数家庭会把聪慧的男孩子奉献给寺院做僧人,显然夏吾才郎很聪慧,但是没有选择做僧人,他和他的家庭有过纠结吗?

教授:在寺院里学藏文、经文和绘画的小阿卡到15岁的时候,都会有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夏吾才郎也不例外,1937年,夏吾才郎正好15岁,他征得家人的同意,放弃了做僧人,选择了做画师,加上随后遇到的一个机会,夏吾才郎先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