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面对“阴晴不定”的“尴尬”

2017-08-15 05:10:5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讯(尹文昱 记者谢小芳)“‘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小时候莫名喜欢舒婷的这句诗,没想到,这竟然成了我一生的追求。”说起自己干了20多年的气象预报员职业,任劳任怨默默把脉天空的坚守,大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燕满怀深情。

说起预报员,有人说:“你是吃这行饭的,报准了那是应该的,报不准那是水平问题。”天气预报,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熟悉的,也是被吐槽最多的。然而,你可知道预报员工作是怎样进行的?又面临怎样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呢?

8月1日,就在滨城上下沉浸于天清气朗的夏日景致中时,以李燕为首席的预报员团队就已经在忙碌地测算着万八千里以外的10号台风“海棠”以及北方冷空气的强度与走势。之后的4天,是大连此起彼伏的雨,也是预报员吃住在台里、模糊了工作和生活时空边界的4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要随时通过人机交互,调阅海量最新的高空天气图,地面天气图,卫星、雷达图像,中国和欧洲以及日本等国不同数值预报模式做出的高空和地面形势预报产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天气会商,逐小时通报雨情、把关预报结论,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号,接受媒体采访,为市委、市政府指挥防汛提供气象数据……

更恼人的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报准了,累并快乐着;报错了,被吐槽被调侃已成习惯,有时候都被埋汰毁了。”李燕说,“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所有预报员永恒不变的追求,我们会把每一次天气预报失败个例记录下来并认真分析,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希望市民对我们这个职业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相信大家善意的调侃也会成为我们进步的鞭策,让我们今后的预报工作越来越精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