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来了就胖?在郑州这里轧马路不瘦还得胖三斤

2017-08-10 08:08:59    华龙网  参与评论()人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 实习生 王芝喻/摄

制图/郑萌

河南商报记者王乔琪

郑州阡陌巷道多得数不清,有些是因历史典故闻名,有些是因路上的标志性建筑而被人知晓,而有一些,则是因为很“对胃口”被人记住。

前进路就是一条很“对胃口”的路,也是一条让人“来了就会发胖”的路。

【初体验】

年轻上班族和老年人“抢”特价菜

早8点,着各色工服的人在不足10米宽的前进路上,有去省建五公司的,有赶往电缆厂的,还有一些针厂和拉链厂的女工们,说说笑笑地往厂里进。

时间往前倒上50年,这些场景天天在这里热闹地上演。而如今,前进路上呼朋唤友的小伙子和成群结队的大姑娘都老了,之前容纳成百上千人的厂子也搬迁的搬迁、破产的破产,这儿也“知趣儿”地安静下来。

虽然不似之前热闹,但随处可见的家属院,以及道路两侧绿荫蔽日的法国梧桐,让前进路成了郑州老头儿、老太太们最好的养老地,便宜的房租、便捷的交通也诱惑着不少初到郑州的“郑漂一族”留在这里。

于是,在这里你常常能看到年轻的上班族和老年人一起“抢”特价菜;祖孙三代一起在路边不起眼儿的棚子里喝着羊肉汤;早高峰里,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拉着两个轱辘的小车满载而归,与身边衣着鲜亮的白领擦肩而过。

问上一句,“住在前进路是啥感受?”

回答:“除了会胖,其他都可得劲。”

【吃在前进路】

前进路从来没输过

论吃,前进路从来没输过。

去过前进路的人都知道,这里是郑州吃货的天堂,随便拐进一家店,基本不会“踩雷”,也因此,不少人打趣:“来一趟前进路,至少得胖三斤。”

而对于那些搬离这里的老住户来说,能回去吃一吃心念的食物,简直是最幸福的。

老荐是棉纺厂的退休职工,50多岁的他打小就住在前进路,每当有人问起前进路上被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吃食时,他总是嗤之以鼻,“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吃着也就那样。”可是,只去东区的女儿家住了几天,嘴馋的他就嚷嚷着要回家。

“在西区住习惯了,出了那块儿地界,走哪都不太舒服,尤其是我的胃。”老荐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女儿家住的第四天,他起了个大早,5点多出门开始往“回”赶,“我必须回去喝一碗家门口的羊肉汤。”其实,老荐知道,家门口路上的这些吃食,潜移默化地养“馋”了他的嘴,也让他格外珍惜自己活动了半辈子多的老街。

要问前进路上好吃的有多少?另外一位在前进路上住了40多年的郑州“老炮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一日三餐在这里,吃上一周也绝不重样、不腻味。

“想吃豫菜去花都,那是这片最早的一家‘高大上’饭店,去吃的都是周边的老顾客。”

“想吃面食,你可来对地儿了,前头的姜记刀削面,我吃了多少年了,看着它从最早的只能放下几张小桌的店变成现在的大店面。”

“能吃辣来一碗陕西油泼面,这家店在前进路上也有好多年了,夏天坐店门口,点上一份面,再来上一瓶啤酒,可以说是非常得劲了。”

一说起前进路上的美食,这位“老炮儿”就很兴奋。

伴随着上班族回家,前进路上的一些小吃摊也开始冒头,一个光着头的老板卖力地烤着鸡翅,一旁饥肠辘辘的客人说着:“再给多放点孜然。”原来,伴着市井生活,这儿的食物也是最有温度的。

还有岗刘砂锅的酥肉、刘记的羊肉汤,还有四川担担面家的面和酱牛肉……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大家留恋前进路的理由。

【记忆】

曾经工厂扎堆有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除了吃,这里的历史也耐人寻味。而说到这条路,上个世纪50年代担任郑州市市长的王均智老人最有发言权。

原来,包括前进路的街道规划、道路命名在内,甚至于道路两侧绿植的品种选择,他都有参与。

在郑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王老,尽管已经102岁高龄,但说起当年的设计,他仍神采奕奕,思路也很清晰。

王老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郑州西区的道路名字,南北向的路多以山命名,如嵩山路、华山路;而东西向的路多以河流命名,如伊河路、汝河路、淮河路。“这样命名主要是为了突出河南文化的特色,也为了让人好辨别方向。”王老说。

此外,一些小街道的名字,则是初建西区时,为了保留当初的时代特色而命名的,而前进路就是其中的代表。

除了前进路,它周围还有工人路、互助路、友爱路、协作路、计划路,被周围的居民编成了顺口溜:工人互助,友爱协作,计划前进。

走在前进路上,电线杆上时而出现的“拉链厂”“针厂”字样的绿色门牌号引人注意。家属院老住户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进路上聚集着不少工厂,“五金厂、省建五公司、针厂、电缆厂都在这附近。”

也是因为当年工厂的“扎堆”,这里有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住在前进路上的老张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他父亲是江苏人,母亲则是安徽的,“他们是支援中部建设的时候过来的,一来便在这扎了根。”老张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像他父母这样的,在这条街上数不清,而且以南方的人居多。“这里什么口音的人都有,不过,随着时间推移,都慢慢变成了河南话。”老张笑着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