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学术研讨会达成重要共识(2)

2017-08-06 22:01:3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研讨会期间,多位学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了许多精辟的学术见解。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认为,这里是亚欧草原中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摩刻最精美、女神形象各方面表达最充分的一处岩刻,而不仅是岩画。纯粹的岩画有随意性和涂鸦性,而康佳石门子岩画则是古代天山草原文化最精华的雕刻艺术品,这种艺术品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无疑是国宝中的国宝!

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表示,我们在凉山做考古工作也或多或少地发现,整个西南文化或者整个中华文化的走向除了中原文化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沿河西走廊的草原民族文化。康家石门子岩画的文化传播力到底能扩散到多远?我们现在说不清楚,但是至少现在在凉山的墓葬里出土的枝形器就有这方面的文化的影响、或者说有这种痕迹。

  

  图4、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致辞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认为,石门子岩画(刻)的司巫形象,很可能是早期部落社会司巫祭天神的场景的真实反映,是巫君合体的西王母崇拜的早期源流之一。

马来西亚学者、西王母研究专家王琛发教授以“西王母第三阶段形象构成的中华意象”为题,结合历史文献阐述了西王母的形象和认知发表了主题演讲,引起专家和媒体的关注。王琛发告诉记者:西王母文化,是整个汉族文化的来源;西王母文化,是形成整个汉族文化的主流和符号,人们把很多对生活的愿望、看法等都展现出来,所以汉代的西王母信仰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流行的信仰了。“新疆这个地方如果是整个西王母的最早期的传播地点,那么它就是汉族文化其中一个起源地。很显然,西王母信仰已经遍布整个中国,最后沿着整个海上丝路一路传播,它无形中开通了新疆与海上的联系,这种联系一加强,为新疆对外的文化搭台,让大家更了解新疆是非常有帮助的。”

  

  图5、马来西亚学者王琛发教授的主题演引起专家和媒体的关注。

经过为期三天的“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学术研讨会,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对此,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明指出,天山这一岩画在发现30年之后,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论从考古学还是文化建设、或者上升国家的政策,意义都非常大。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系主任、教授肖小勇建议,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城市规划方面把岩画的元素提炼出来,形成概念和图像的元素,把它更好的推广,正如习主席说的“让文物活起来”,这对于推广岩画、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旅游都有助益。

呼图壁县县委常委刘晓成表示,呼图壁县已决定以岩画为中心方圆51.4平方公里的禁牧区,让生态进一步恢复,也给岩画保护创造更好的环境。

  

  图6、呼图壁县县委常委刘晓成展望当地文化旅游的未来。

关键词:天山学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