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端午档,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绝对是一次屈辱的惨败:先是十几部国产电影齐齐地盯上了端午加六一的“小黄金档”,但《加勒比海盗5》一宣布定档,国产片立刻望风披靡作鸟兽散,只有孤零零几部电影合力狙击。然而,这场略显悲壮的战役并没有上演逆袭的大反转。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对于关心中国电影的影迷来说依然令人感伤。这其中最令人扼腕的,当数《荡寇风云》。
熟悉香港电影的人,一定对陈嘉上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不管是让黄秋生展现巅峰演技的《野蛮刑警》,还是比《速度与激情》提前6年疾速狂飙的《霹雳火》,抑或是让周星驰在喜剧之外大展拳脚的《逃学威龙》系列与《武状元苏乞儿》,还有张国荣最被严重低估的《锦绣前程》……其掌舵者都是陈嘉上。他的《精武英雄》更是功夫片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它将中国电影人对功夫、对民族性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然而比较可惜的是,随着香港电影人大举北上,这种思考逐渐湮灭在试水内地影坛的各种商业片里,直到有了这部《荡寇风云》。
笔者一向认为,判断一部与战争有关的电影是否出色,很大程度上要看它对于敌人的态度。在这一点上,《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家》对于纳粹军官的塑造堪称教科书般的典范。用这个道理去衡量“抗日神剧”,则是令人脸红的。
“抗日神剧”的蠢在于不管是“裤裆藏雷”还是“包子炸弹”,一边神化抗日力量,一边丑化敌人,只会让人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战斗力如X战警一般的中国军民,日本军队能坚持八年,实在是个奇迹!然而,这样的垃圾层出不穷,一年“死”在横店的“日本兵”,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几圈。如果你去问这些作品的生产者,他们会给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观众喜欢,我们有什么办法?”面对这样的甩锅,观众是不会反驳的。他们只会用脚投票。所以如你所见,“抗日神剧”这些年已经扑街到近乎死亡,《荡寇风云》的出现,正是对“抗日神剧”的反驳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