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于欢案二审在“全民围观”中落幕,为何说它承载的东西早已超越了个案?

2017-05-28 18:26:42    中国法治  参与评论()人

于欢这两个字,曾经引发了太多的争议与想象。3月底,随着《杀死辱母者》新闻报道广为流传,这个儿子,引发了全民关注。今天,法律程序如期而至:27日上午,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对于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早已不需多费口舌。

此案将择日宣判。在尘埃落定前,围绕于欢的罪与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正义”。

于欢案二审在“全民围观”中落幕,为何说它承载的东西早已超越了个案?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今天想关注的是,这场庭审释放了什么信息——换言之,那些纠缠着于欢案的争议、惊疑乃至愤怒,能否随着二审的进行,得到一定程度地排解与安放?

长安君认为,答案清晰而肯定:能。

微博直播:以公开促公正

对山东高院来说,今天注定不平静。

从8点到12点,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山东高法”一共发布了44条微博,有图有文有视频,对于这个有着182万粉丝数的“法院大V”来说,很是罕见。

一审认定的案件事实,于欢的上诉理由,公诉人、辩护人通过轮流发问挖掘案件事实,重要证人于欢之母苏银霞出庭作证……于欢案庭审,就这样通过微博上一条条长图、一段段视频,以任何传统新闻稿件都无法比拟的速度,在互联网上扩散,一如两个月之前它初现于网络之间。

只要有互联网,每个人都是旁听者,每个人都是见证者,每个人都是监督者。公众距离庭审现场,从未如此之快、如此之近。

于欢案二审在“全民围观”中落幕,为何说它承载的东西早已超越了个案?

于欢案的一审判决引发巨大争议,肯定有部分人心中担忧:会不会存在黑箱操作?

今天的微博直播就在释放一个信号:以公开促公正。

事实上,随着近些年来“司法公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除了法律规定因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对社会关注的案件,通过微博等途径进行播报已成惯例。早在2013年,薄熙来案的直播便曾经创造了一项奇观:在镜头前,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拿着手机,低头刷微博、抬头播新闻。

在司法不断进步的今天,于欢案的庭审公开,属于情理之中。阳光所及,阴谋论便自然没有藏身之地。于欢案的微博直播,就是在扩张真相的供给。

“民众有所呼,司法有所应”。对于因社会关注已经成为公共话题的案件,司法机关,也必须承担起回答与响应的社会责任。

因此,于欢案的庭审公开,是对公众的知情权负责。

重事实和证据:公正,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于欢案的一审结果,曾让这个儿子“有罪无罪或罪轻罪重”、“属故意伤害还是防卫过当”,在全国数亿人中间掀起争议。

从8点半开始,于欢案二审庭审持续了一天。我们通过庭审直播,看到了什么?

于欢案二审在“全民围观”中落幕,为何说它承载的东西早已超越了个案?

(图:被告人于欢到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