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5月3日讯(记者方俊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2日顺利吊装着床,并进行对接,完成难度极高的“深海之吻”。大桥岛隧项目总部表示,重达6000吨的“最终接头”是中国首次使用的“三文治沉管结构”,吊装误差只允许在1.5厘米以内,堪称“海底穿针”,在全球交通领域上史无前例。在“最终接头”吊装成功之后,将进行系列焊接止水、混凝土浇筑工序,大桥有望在6月底实现岛隧工程暨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作为目前全球最长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5664米的海底隧道是由33节巨型沉管连接而成,而“最后接头”吊装的便是距全线贯通仅剩的12米之处。大桥岛隧项目总工办主任高纪兵表示,与其他已安装的沉管管节不同,“最后接头”是一个巨大的楔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长12米,底板长9.6米,截面宽37.95米,高11.4米,重达6000吨,是中国首个钢壳与混凝土浇筑的“三文治”梯形沉管结构,像个楔子一样把沉管隧道连为一体。
吊装误差1.5厘米史无前例
“考虑风力、海流、浮力等多种因素,误差只允许在1.5厘米以内。”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介绍,也就是说,接头要在安装位置上方始终以1.5厘米的平面误差缓慢下沉实现对接,“这在世界交通领域是史无前例的,无异于‘海底穿针’”。
2日早7时20分许,“最终接头”由世界最大单臂全旋回起重船“振华30”起吊。约1小时后,“振华30”完成90度转向开始沉放。经过多次调整、校对,9时40分许,最终接头完全没入水中,因浮力影响,接头在水下的重量仅有1400吨。随即,潜水员入水检测,之后接头继续下放,目标是29米深的海底、E29和E30沉管之间最后12米的位置。至11时35分,接头距离海底基床只剩3米,至12时成功着床。
“最终接头”着床后,进入水下的沉降检查和姿态调整。至下午16时许,接头底部间距检查完毕;潜水员下水进行测量,确保接头精度;至18时30分许精调结束。紧接着,在世界首创的“小梁顶推”技术作业中,最终接头与两端沉管逐步对接。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