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美贸易摩擦镜鉴与启示

2018-04-12 07:41:0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4月3日,美国公布对华征税产品建议清单,涉及中国约500亿美元出口产品,建议税率为25%。对此,中国立即对等回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回顾历史,伴随经济发展和贸易地位提升,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起屡屡遭受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两国贸易冲突持续近四十年。回顾日美贸易摩擦历史轨迹,或对寻找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方案起到借鉴作用。

日美贸易摩擦历史演变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初确立贸易立国战略,以出口导向型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伴随生产力提高,日美贸易摩擦以1955年“1美元女士衬衫”事件拉开序幕。1965年美日间贸易首次出现逆差,1971年美国贸易收支由盈余转为赤字,日美贸易摩擦随之加剧。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纤维制品、钢铁,70年代的彩电,80年代的汽车等都成为贸易摩擦火种。迫于美国压力,日本政府相继对上述产品实行自愿出口限制。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而此时为克服“滞胀”,里根政府通过大规模减税、增加国防支出等经济刺激政策,使美国陷入财政、贸易双赤字困境。由于日本通过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在电子、半导体、通信器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与美国形成竞争,美国对日贸易制裁全面升级,多管齐下。

美国首先将贸易失衡与汇率安排挂钩。1984年美国主导推动日本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日元迅速升值。此举虽然减少了美国对日贸易逆差数量,但日本在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

汇率调整未能奏效,美国又将视线移向日本市场准入。1985年达成“市场导向型个别领域协议”,要求日本放松对电器通信、林业产品、医药医疗器械及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市场准入标准,扩大日本对上述美国优势产品进口。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