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美科技巅峰对决,英国经济学人:中国管理机制优于美国

2018-03-22 19:56:1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科技冷战”行不通,要走“硅谷模式”?

“批评”完后,《经济学人》给美国上起历史课。上世纪50至60年代,为与苏联的俄抗衡,加之对日本技术升级的畏惧,美国政府介入了资源自由分配的原则——往教育、科研、工程领域注入大量的资金。“这和现在的情景差不多”,但经济学人表示,“只不过现在的中国,是当时两股力量扭在一起的两倍之多。”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登月计划 图自维基百科

这并不是暗示美国要和中国展开“技术竞争”。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主席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警告:由地缘政治而造成的两极分化,加之两国分别拥有庞大的技术贮备,这很可能会造成“科技冷战”的局面,在产品、准则、规范、技术标准上互相施压制衡对方。

《经济学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在和中国技术系统的对峙中,美国并没有这个条件去模仿中国模式。 所以,英国人给美国开出最终的药方:遵循“硅谷模式”,即吸引外国人才的流入,更加开放包容。

文章总结道,虽然这场科技领域的巅峰对决中,一些美国企业必然会输,但华盛顿必须把握好自身的优势,和日本、欧洲抱团,才能力争在和中国的竞争中,把中国甩在身后。

围绕科技领域角逐的话题,这已经不是《经济学人》第一次为美国操心。这份以“诋毁中国”出名的英国著名政经周刊,在今年2月发表了文章,根据十项指标在中美两国科技产业之间作了一次全面比较,对美国既是一记当头棒喝。在3月初,《经济学人》再以“人工智能”为话题,称在AI皇冠上钻石的比赛中,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而对这次“特朗普阻止博通收购高通”的事情,观察者网专栏文章指出,“本次收购给中国最大的启示就是,如果把中国产业升级的希望寄托在从美国收购先进技术,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另外,美国官员和媒体习惯性把锅甩给中国的做法也值得我们警惕,这背后这恐怕有更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毕竟把中国作为威胁,非常符合当下美国的政治正确。

文章摘自观察者网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