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在"鬼门关"挖了一条隧道,惊动全球!曾经吓跑德国专家...)
“要想富,先修路”,兰渝铁路途经25个县市区中,有1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打通这条路,让大山深处的百姓富起来,这是中国铁路建设者发自内心的呼喊。
八十年代初,《人民日报》首次提出用“春运”来描述春节期间人口密集流动的现象,“春运”真正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必须要上演的大戏,不断上升的人数考验着中国铁路的运载能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只有2.18万公里,其中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够维持通车的仅有1.1万公里。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却只有43公里。
201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仅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就已经达到2.2万公里,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
最近五年,国家平均每年7400多亿元的投入,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投产新线最多的时期。
2017年,中国铁路建设者用了9年的时间,全线贯通兰渝铁路、宝兰高铁、和西成高铁。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西部的这个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意义非同一般。兰渝铁路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是兰新经济带与川渝经济带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同时与京广线、京沪线并列的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成为西部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
但是兰渝铁路的建设却并非一帆风顺。从兰州到重庆,850公里,不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而且沿途地质状况之复杂,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之最。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这条铁路就只能停留于想象之中。
胡麻岭隧道二号洞,被视为“鬼门关”。全长850公里的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就硬生生地“卡”在了这里,不到14公里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艰难的时期,每天只能掘进半米。
隧道工程师夏荔同事正在处理涌泥回流,厚度两米的涌泥突如其来,一个星期的进度又回到了原点。隧道施工,怕软不怕硬。胡麻岭的山体,沙粒比米粉还要细,含水量高达28%。因此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脑”里打洞,不仅难度大,而且极其容易涌水涌沙。
固定隧道泥沙,极为困难,即便是一年前带着顶级设备和施工团队来到这里的德国隧道专家,也束手无策。利用注浆机,按一定比例,分别在隧道前方注入水泥和硅酸钠水溶液。两者会在10秒内迅速凝固,加固隧道。这是近30名工程师和上万名工人,摸索出来的中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