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专访:“大邦者下流”——瑞士汉学家畅谈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启迪

2018-01-22 16:45:3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2日电  专访:“大邦者下流”——瑞士汉学家畅谈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聂晓阳

“大邦者下流”。在没有“霸权”的世界里,各国更能够和平共处,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共同未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前夕,瑞士汉学家胜雅律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达沃斯论坛将于1月23日至26日举行,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深谙中国传统哲学的胜雅律认为,中国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仍然充满活力,可以帮助与会者思考如何应对全球面临的挑战。

现年74岁的胜雅律是瑞士乃至欧洲著名的汉学家,1988年首次推出介绍“三十六计”的专著《智谋》,该书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2011年胜雅律翻译出版德文版《孙子兵法》,2017年他的新书《瑞士之道》问世。

在《瑞士之道》里,胜雅律认为,瑞士成功故事背后的生存和发展哲学,与中国先哲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不谋而合。他举例说,瑞士在1515年的一次对外战争中败北之后,“决心安分守己,不再企图扩大国土面积”,结果不但保住了国家,而且几百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一过程正好符合老子对于一个国家强大和弱小所秉持的辩证观点:“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胜雅律说,就像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对立统一思想一样,瑞士在国家治理中特别重视调和各种对立的因素,促使德、法、意等不同语言区的民众和谐相处,这是瑞士成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对于全世界来说尤其值得深思。

胜雅律认为,老子的智慧值得当今世界其他国家借鉴。“大邦者下流”。国与国之间能否和平相处,关键在于大国能否像江海一样“谦居下位”,能否做到不以大压小、恃强凌弱。

在谈话中,他多次提到中国春秋时军事家孙武的名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说,这一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借鉴,因为最好的冲突解决方案是使用谋略,动用外交手段,打仗则是“最后和最不理想的选择”。

胜雅律认为,孙子之所以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非“不战而屈敌之兵”,是因为这一智慧不但适用于战场上敌对的双方,也适用于战争尚未爆发的和平时期。只有在和平时期就采取正确的政治方略,才能解决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并消除战争爆发的各种隐患。

自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大学留学后,胜雅律一直与中国保持紧密联系,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说,从“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长远目标和计划。

他强调,能够长远规划也是中国谋略智慧的一部分。正是有了这样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和中国进行合作的其他国家和各界人士才会感到一种“高度的规划上的保障”。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