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赴法国特派记者 毕方圆】“我思,故我在。”“近代哲学之父”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留下的这句名言,时隔几个世纪后,似乎依然能反映当今法国人的某种精神气质。《环球时报》记者前不久赴法国采访,走访了十几所大学,一路下来最深刻的印象是,法国人太爱思考了,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对法国人来说,就像呼吸一样,既稀松平常又不可或缺。
咖啡馆+哲学
漫步巴黎街头,会看到各种文艺气息浓厚的咖啡馆,最有名的是塞纳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馆,这里曾是法国哲学家萨特和波伏娃创作、会友的地方,被誉为哲学流派“存在主义”的诞生地。如今的花神咖啡馆传承了哲学讨论的传统,有人会定期在这里举行“哲学沙龙”。随行的一名法国人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咖啡馆与哲学是巴黎的一个奇妙组合,不过对于爱好哲学的人来说,花神咖啡馆还是太过喧嚣,最棒的体验是位于巴黎第四区巴士底狱广场的“灯塔咖啡馆”。
“灯塔咖啡馆”是哲学家马克?索泰1992年创办的,当时是巴黎第一家哲学咖啡馆,这里每周末聘请一两位文化名流当主持人,组织咖啡馆的客人探讨哲学问题。据了解,每次讨论的主题都是客人投票选出的,比如“自由是无政府主义状态吗”“暴力有好坏之分吗”“懒惰是否能算是一种权利”等。参与讨论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知识分子,也有企业职员、工人,甚至家庭主妇。这种哲学咖啡馆后来风靡法国,类似的店在全法国有上百家,这种“咖啡馆+哲学”模式后来用来泛指“平民化的哲学探讨”,被引入到乡村、医院、监狱等地。
法国小城勒索莱举行哲学沙龙,讨论“我是谁,我从哪来”。
法国人对哲学的热爱,在巴黎天文台也留下佐证。《环球时报》记者参观巴黎天文台时了解到,这里每年会招收200多名市民学生修读天文学学位,这个学位纯属荣誉性质,没有任何实际作用,但有很多人争相报名。天文台的负责人说,天文学对法国人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在研究宇宙的过程中会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更令记者惊讶的是,巴黎火车站报刊亭出售一本名为《哲学》的杂志,据了解,这本杂志很畅销,曾被评为法国最佳期刊奖,巴黎街头的任何一个报刊亭都能买到。哲学这种看起来深奥又“无用”的东西竟栖身于市井报刊亭,足以反映出法国人平时的生活离不开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