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非洲将用30年完成城市化进程?中国设计师来帮忙

2017-11-30 08:55:57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在楠普拉,城市人口70万,多生活在贫民窟。城市对新产业功能、城市综合服务区、居住区建设有巨大空间需求,但与该地原始的地形地貌产生冲突。当地政府难以将原有地形改造为建设用地,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建设。同时,这里大部分区域排水靠自然的坡度,生火靠砍伐木材。为保护生态,设计师们首先要规划供电、供气设施,提供能源,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保留完好的自然地貌,将中国“海绵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经验运用其中。

团队为此规划了大量“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基本的雨水收集、暴雨雨水疏导问题,解决日常的缺水问题,避免洪涝灾害。此外,设计的路网必须在适应城市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城市用地方方正正,以便集约化发展、利用好土地。为此,仅规划道路,团队就进行了二十多次反复修改。

楠普拉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早已超过城市建设速度,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抑制。团队最终选择在南面开辟一条新城市干线,在原有的贫民窟旁,在一块河谷高地上,建设集生活、工作、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功能示范组团。这样做可以吸引现有居民,从而实现贫民窟的人口疏散,打开城市发展的突破口。

郑庆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贫穷给当地规划带来的最大挑战来自产业。例如要在楠普拉生产一支牙刷,可能首先要从中国进口牙刷的毛,再从意大利进口牙刷的柄,还需要从别的地方弄来机器进行组装。

一名女性建筑师的故事

在郑庆之看来,非洲国家工业产业链不完整,“中国经验”要想落地,如何借用现有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是他们做规划时思考最多的问题。而对于青年建筑师和城市研究者黄正骊来说,在非洲的经历给了她其他方面的启发。

“你要学会利用当地的力量,要了解当地的操作习惯,不要僭越”,黄正骊对《环球时报》记者总结说。黄正骊因参与联合国人居署的工作多次去肯尼亚,后来在当地贫民窟直接参与过项目建设。

在进行一个学校项目建设时,黄正骊和该校校长有过对话。“作为一个‘Muzungu’(老外),还是女性,尤其要注意主动搭讪的成年男子。但最该注意的是警察:他们背后有政府,手里有枪;其次要注意村干部们:他们人脉广,煽动性强,脑瓜灵活”,校长劝诫道。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