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美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非理性花掉奖金

美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非理性花掉奖金
2017-10-10 06:51:53 新华网

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9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凭借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摘取这一奖项。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里说:“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缺乏自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性特征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体决策以及市场结果。”

美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非理性花掉奖金

【“他使经济学更人性化”】

塞勒现年72岁,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东奥兰治,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

不少人认识塞勒,是通过他2008年与卡斯·森斯坦合著出版的《助推》(Nudge)一书。这本书讲述了政府需要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引导人们在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抵押贷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最优决策。

按照塞勒的描述,不需要强制性手段,也不需要硬性规定,“助推”便能保证人们收获自由选择权。这股轻轻推动人们做出最优选择的力量,就是“助推”。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评价,塞勒使经济学“更人性化”。

“整体而言,理查德·塞勒所作贡献在个体决策的经济学分析与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他的经验主义发现和理论见解有助于创造新型且迅速拓展的行为经济学领域,给经济研究和政策的诸多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塞勒将获得9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5万元人民币)奖金。塞勒9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得知获奖,“我很高兴”。在他看来,“经济主体是人”,而人并非严格按照理性作出决策,外界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有记者问及奖金用途,塞勒调侃称,为了与他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我会尽可能非理性地去花这笔钱”。

【今年诺奖全部揭晓】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每年最后宣布的诺贝尔奖项,2017年度其他奖项均已于上周揭晓。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正式名称是“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依照瑞典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

瑞典国家银行、即央行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首次颁奖。

尽管诞生日期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地位与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其他奖项并无差别,均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有趣的是,它们的奖金来源不同,经济学奖的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而其他奖项的奖金则出自诺贝尔基金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领域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几乎半数获奖者来自美国。2000年至2013年期间,美国经济学家或独得、或与他人共同摘取,总之年年都拿下经济学奖。


更多阅读

今年诺贝尔奖的“压轴大戏”中,理查德·泰勒,被称“行为经济学之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刚刚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查德·泰勒曾在电影《大空头》中短暂出镜。在电影中,他解释了“热手谬误”,即一个已经在随机性选择中经历了成功的人未来会更有机会获得成功。有记者问到,这个理论对特朗普适用吗?理查德·泰勒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我认为,我的好莱坞生涯对我获得诺贝尔奖有所帮助。至于特朗普总统,我想他还是去好好地看这部好电影好了。”

作为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泰勒还被问及:你会怎么花费9百万瑞典克朗的奖金?72岁的老爷子继续开起了玩笑:“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这位宣称要“乱花钱”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一辈子都是“理性消费”的呼吁者和推动者。理查德·泰勒开创先河,他批判传统经济学中对人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假设,他以数学方法和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实证证明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总是存在的。比如,为什么在某次拍卖中所谓的赢家却变成了实际上的输家——因为他们花费了太多钱,而遭受到“赢者的诅咒”;为什么有些赌徒输了一整天,却在希望渺茫的最后一局孤注一掷;为什么购物者宁肯在一件家电上省钱,却不愿在另一件类似的电器上花同样少的钱……

理查德·泰勒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1970)和哲学博士(1974)学位。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1971-1978)和康奈尔大学(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现为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

泰勒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内曼甚至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泰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很长时间里,泰勒也是全球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争议的焦点源于他倾向于强调事实与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不一致。


其实,泰勒所提倡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历史久远,比如,马歇尔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就经常从人们的日常行为角度对当时的经济理论进行反思。二战后经济学家们强调数学结果和理想化假设下的研究结论,但其实许多经济现象和事实却不是这样,泰勒从心理学角度呼吁经济学家们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因此可以说泰勒是延续了一种因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而被打断的、始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

泰勒研究了很多现实经济世界中的反常现象,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其研究目的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学者们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以此推动传统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泰勒对反常现象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理论的思考,即当现有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决策的时候,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行为,不断质疑、不断思考,弥补现有经济学理论的缺陷。

“我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博士,上过一门决策理论的课,里面有行为经济学的内容,当时我就知道泰勒是大家,我认为他迟早要得诺贝尔奖。”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勇毕业于理查德·泰勒任教的芝加哥大学,王勇表示,行为经济学在最初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主流学界一定的批评与阻力,甚至嘲笑,但是理查德·泰勒等经济学家通过严谨的研究慢慢扎下根来,这种坚持与严谨,非常值得新结构经济学学者们好好学习。


“相比其他行为经济学研究者,理查德·泰勒最大的贡献是将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政策制定中,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讲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行为经济学博士江明介绍,15年前,理查德·泰勒在美国提出了“Savefortomorrow”(为了明天储蓄)计划。长期以来美国人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不愿意储蓄。虽然从经济学上看,储蓄有利息收入,但现实中人们缺乏理性和长远考虑,不愿意为了“明天”而减少今天的消费开支,很多人因为在退休后入不敷出、生活困难。理查德·泰勒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设计了一套方案,即在工资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将工资增加的一部分用于储蓄,从而抵御通货膨胀。由于美国的退休金计划不是由政府统筹,理查德·泰勒的计划方案只能向大公司推荐。后来许多大公司采纳了这一方案,存款计划在美国大范围内都得到了实行,大量企业员工接受了该计划,因此行为经济学在现实中取得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成功。

江明介绍,如今行为经济学在中国还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沿着理查德·泰勒当时奠定的方向,今天行为经济学已经加入了大量新的工具,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助推这门学科快速发展,它还与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角度等学科交叉关联,形成了神经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在交大的试验经济学实验里,我们通过有趣的试验开展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江明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招募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比如向一名实验对象支付一笔现金,让他选择要当天直接拿,还是过些日子领取包含利息的更多现金。“这不是做做样子的调查,而是真金白银地把这笔钱给实验对象,因为通过真实的激励,才能更准确地获知每个人真实的经济行为。”江明说。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键词: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