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偏安心态主导本届德国大选

2017-09-24 08:01:5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话题仍旧有关德国的难民政策。另一位著名自由经济政策拥护者、前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亨克尔日前借 《时代周报》 与默克尔的政策进行了思想上的决裂。他说:“我在欧洲议院议会党团内的英国同事告诉我,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多么大地影响了英国的脱欧公投。”

这就更清晰地表明了默克尔难民政策的欧洲维度。恰恰是默克尔主动打破了欧盟难民分配准则的 《都柏林公约》,使得难民无序涌入成为由德国挑起,但是需要欧盟全体成员国埋单的既成事实。如果不采取道德说教的立场,真的很难谴责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不愿接受所分派难民的态度。

从以上数例不难看出,德国内部对于国家的状况存在截然不同的判断,而这些不同的意见本该影响24日的大选。难民政策、汽车业丑闻等关键词既是德国的话题,更是欧洲和国际的话题。欧洲和国际社会有理由知道,德国政界和民众如何通过大选表现出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9月3日的两党候选人电视辩论中,无论是移民问题、外交政策、社会公正还是内部安全,两党代表更多是在认同德国路线,而欧洲和国际社会的关切并没有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笔者看到的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德国政界和默克尔的自满。默克尔正是靠不表态、不作为、不主动的“稳健”风格塑造了过去十二年的德国政治生态。难道这正是德国选民在未来所需要的吗? 看来是。

笔者为这种高度自满中的求稳找到了恰当的中文表达:偏安心态。这与欧洲其他国家和世界对于德国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和国际社会看到的是一个逐渐成为事实上欧洲主导力量的德国,但是德国政界和民众却因为历史的忌讳,躲避有关德国角色的讨论。欧洲向何处去,欧洲的周边向何处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柏林的任务,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与德国道路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人们在这次大选中并没有看到相应的意识和意愿。甚至没有发现很有可能再度执政的现政府会改变迄今为止政策的迹象———既然德国如此成功,那么未来几年的路径依赖大概也是可以预见的。也许,现在已经到了德国更多地倾听欧洲和国际的声音、认真讨论自己国际角色的时候了。

(作者胡春春,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