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君|沉睡二十年的遗书:一段亲情与信仰的传奇

2017-12-13 13:22:5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写完第一封后,赵一曼又写下另一封遗书,把对孩子的未尽余言进行了补充。

亲爱的我的可怜的孩子: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育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赵一曼第二封遗信誊录件。现存中央档案馆

赵一曼第二封遗信誊录件。现存中央档案馆

刑场到了,赵一曼和同时被捕的战友周伯学态度从容,毫无惧色。枪响了,两个共产党人倒在血泊里。

赵一曼牺牲地。图片翻拍自东北烈士纪念馆

赵一曼牺牲地。图片翻拍自东北烈士纪念馆

赵一曼牺牲后,两封遗书并没有交到孩子手里。日伪滨江省警务厅用日文记录下来放到档案中。

三、生离

赵一曼的两封遗书,承载着一位母亲的浓厚亲情。为了理想的实现,这些革命者们牺牲了太多的亲情!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为了工作需要,一个人用多个化名是很正常的事儿。现在我们知道,赵一曼,本名李坤泰,字淑宁,曾化名李一超,到抗联工作后化名赵一曼。她的战友朱新阳(曾任齐齐哈尔市首任市长)曾问她为什么取这个化名,她解释说:“我喜欢‘一’字,所以自己起的名字都带个‘一’字,一超、一曼,意思指一生革命,一心一意,一贯到底,决不改变。曼,有长的意思,美的意思。因为有的老百姓说我是赵尚志的妹妹,那我就姓一回赵吧。再说,它还在百家姓里排第一呢!”

1928年5月1日,正在莫斯科学习的赵一曼与黄埔同学陈达邦结为伉俪。可是,他们结婚才几个月时间,赵一曼就要按照组织安排回国,当时她已经怀孕4个多月了。陈达邦劝她生完孩子再回国。她说:“党的决定,不能还价。”就这样,赵一曼一个人回来了,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成为夫妻间的诀别。1929年1月21日,赵一曼几经磨难,在宜昌一个工人的房子里,生下一个男孩。那天正好是列宁去世五周年,孩子又孕育于列宁的故乡,所以她为孩子取名“宁儿”。

然而,宁儿的命运并不安宁。赵一曼从事的是极其危险的地下工作,带着孩子多有不便。她到上海后,与丈夫的堂妹陈琮英一起工作。经过商议,她决定把孩子送回丈夫的老家,请亲戚代为抚养。这个请求得到组织的批准,党组织还批给了路费和假期。临走前,她抱着孩子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这也是她和儿子留下的唯一纪念。

档案君|沉睡二十年的遗书:一段亲情与信仰的传奇

照片拍好后,赵一曼把一张寄给远在他乡的丈夫,一张交给一位同志,希望她能转交给自己的姐姐李坤杰。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赵一曼眼中那慈爱温柔的目光。然而,为了理想,她只有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