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京津冀,三年巨变千日新篇!
文丨邓海建
历史的时间轴,记住了这些数字的组合:3年,156周,1095天,26280小时。
北京位中,天津向海,河北环而绕之——在中国版图的环渤海核心,一块占地2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和逾一亿的区域,正以亘古未有的速度,发生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光漫溯至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听取京津冀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把三地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位置。
由此,以北京启动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开端,三省市各就各位,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迅速前行。这三年,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协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在加速飞奔的路上,“天翻地覆慨而慷”。就像网友说的,三年过去,拥堵的北京正在疏朗起来,时尚的天津更加高端大气,沉毅的河北正变得繁华富足。
治大国如烹小鲜。城市的发展、省份的进步,亦如居家过日子。协同发展不是以邻为壑,而是开门启窗,互通有无,在更大空间上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治理、惠利民生之需。从各人自扫门前雪,转变为同在一个命运共同体。就像总书记说的,“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这里其实有三个“大”概念:一是大格局。脚下的地要耕好,“诗与远方的田野”也得观照到。二是大胸襟。抱团发展,而不是单打独斗;协同进步,而不是各甩包袱。三是大情怀。加快区域统合和一体化进程,处理好借力与助力的关系,真正在“融”与“合”中增益价值情感,才能由内而外激活三地一体的澎湃之力。
有人说,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启动最早,也是成果特别显著的一个。这个结论对应着三年巨变千日新篇的客观现实,概括而言,起码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三地发展提速增效。尤其是在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对接协作3个重点领域,变化举世瞩目。京津冀城际铁路实现了2015年当年组建一体化市场主体、当年完成路网规划编制、当年实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的目标,京台高速建成通车,一批高速公路“断头路”、国省道“瓶颈路”相继打通或扩容。此外,北京与津冀合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压减燃煤、发展清洁能源、控制工业和扬尘污染等,支持廊坊、保定两个市治污资金共计5亿多元,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合作项目。三地集中力量构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4+N”产业合作格局。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的投资为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35倍。二是三地民生添暖见“笑”。京津冀三省市均发行了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为实现区域内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奠定了基础;三省市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北京市与河北省就燕达国际医院合作项目签署协议,共同探索解决医师异地执业、医保结算等难题;河北省6所交通职业学校纳入北京交通职教集团,成立了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三省市共同推进旅游“一本书、一张图、一张网”合作项目……群众的获得感,潜移默化地化为政策的认同感。
一小时生活圈、世界级机场群、“阅兵蓝”时而见、身边处处是公园、看病养老不麻烦、菜篮子更安全……下一个三年,在辽阔的京津冀版图上,更多愿景也许会打包成惬意的现实。当然,如果目光更长远一些,京津冀的三年巨变千日新篇,更是中国发展的“样板间”:比如以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证明城市间协同发展远甚于城市自己单兵突进。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3%、人口占全国7.23%的京津冀,其协同发展战略的成果,也许更有示范价值和辐射意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京津冀协同发展虽仍面临大城市“虹吸效应”、区域发展不平衡下的保障能力参差等问题,但只要遵循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局出发,真融合、真实干,就一定能在中国创新驱动的书画上,谱写好治国理政的“三城记”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