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台湾海峡 > 正文

国民党有人提改名去"中国" 民进党拟衔接"一个中国"(1)

2016-01-25 09:12:24  澎湃    参与评论()人

2016年台湾“总统”“立委”选举,中国国民党输得一塌糊涂。穷则思变,原主席下台,党内改革呼声此起彼伏。除了换主席、换路线,是不是索性连名字也换了以转转运气?

“不以为然!”

国民党前发言人杨伟中就呼吁,改革应包含“将中国国民党改名国民党”。国民党年轻世代近日组成“草协联盟”,提出建立以台湾为主体的政党主张及论述。其成员徐巧芯说,很多人支持中国国民党改名,“叫国民党不是坏事”。

改名派的理由似乎理直气壮。胜选者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师夷长技以制夷”,今天则是力争“师绿做派以胜绿”。法宝就是“更贴近台湾化”,以争取中南部本土票源。连“时代力量”的“立委”当选人徐永明都跳出来唱和说,国民党若要改变,就应该“调整倾中策略”,直至改名。

“更名”风暴刚一露头,就遇到猛烈的炮火回击。台湾知名学者王晓波表示,选后有人认为国民党惨败在头顶“中国”两个字,不够绿不符主流民意,但这次选举结果不是蓝绿基本盘的变化,而是蓝营的票没催出来。打败国民党的非民进党,而是国民党不够“国”、过于“民”。

改名之说在国民党内更是引发轩然大波。日前宣布参选党主席的洪秀柱接受采访时连用“不以为然”和“非常反对”亮明态度。她说,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有无法更改的历史背景,“中国”这两个字要怎么去掉?这些年来的“去中国化”,原因出在教育。国民党始终无法坚持正面论述和辩驳,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如果这是所谓主流民意,国民党也跟着主流民意走?

这边有人想丢,那边立马就有人接。以“正蓝旗”自居的新党,借发言人王炳忠之口表示有意“正名”,将新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以“留得青山、再造辉煌”。

认同危机

国民党改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年来一直暗潮涌动。关键时候尤其是蓝营败选后,总会有人跳出来喊两嗓子,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随着改名一改了之。

具体到蓝营不少大佬,中间也曾态度暧昧,甚至屡屡传出杂音。但党内认为不应改名的意见一直占上风。“立法院长”王金平是国民党本土派力量的代表,他曾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国民党改名”。2007年,为岛内选举蓄势的马英九也澄清说,国民党“只有改革问题,没有改名问题”。

随着国民党8年执政即将终结,事情正在起变化。国民党这些年明明掌握行政与立法的压倒性优势,却在面对绿营的杯葛挑衅不仅不倾力反击,还转而认同起对手的意识形态,结果导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认同危机。

一方面深蓝指责,“国民党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背叛了“三民主义”党魂;另一方面绿营讨伐说,国民党非我族类,只会“倾中卖台”。去留两彷徨的国民党必须思考,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哪里。

毕竟,迁播赴台近70年,国民党党员中台籍人士已经占大多数,某种意义上说,国民党早已“本土化”。如何弥平省籍裂痕、摘掉“外省党”的帽子,曾是国民党面对的老大难问题。中间就有本土派提议要“下猛药”,在“国家认同”及“台湾定位”等政策主张上与民进党飙车,甚至提议删除党纲中的“统一”字眼,以吸引本土票源。台湾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就在媒体上悲观地表示,若国民党要进一步走向本土,那就是完全的偏安化,将“中华民国”完全等同于台湾,让自己进一步去中国化。

回到这次败选引发的改革呼声,年轻化和本土化成了引人瞩目的两大热点。“改名”一事,正站在了两者的结合点上。刚刚辞去党主席一职的朱立伦,表态颇为耐人寻味。他说,“我想我不便表示意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