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7七夕节 > 正文

七夕节到了,我们怎么过?

2017-08-25 22:01:26  国学是活的    参与评论()人

然后和闺中密友进行对月穿针、水面投针的游戏,看谁先把线穿过针别、谁放置在水面上的绣花针不沉底,谁就获得了最好的运气和巧劲儿;

之后,在夜风吹拂中,她们分别躲到葡萄架下盼望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期待得到姻缘天赐的眷顾;

她们还会捉一只蜘蛛养在小盒子里,在第二天一早打开盒子比较谁的“喜蛛”吐丝织网最多、就预示着谁得巧最多。

整个七夕节的乞巧过程,唐人祖咏都写成了一首诗《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这首诗,就完整地叙述了七夕乞巧风俗中祭拜织女、穿针投针、养喜蛛比蛛丝等活动。

所以,七夕节,是属于闺中女儿的节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祈望幸福姻缘的一次大型许愿会;而她们过节的场所,也是在自家院子里完成的。

 


而这样的“乞巧节”就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为何古代女子要专门特定地去“乞巧”呢?

为何只有女孩儿家才乞求心灵手巧呢?

为何当今的女孩子早已经没有这样强烈的乞巧诉求了呢?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