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8北京两会 > 正文

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北京民政做了哪些事?

2018-01-21 14:48:43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巡视探访人员主要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及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打个电话问候、上门巡防看看老人的精神状态,健康情况,家中的卫生环境,如屋内是否杂乱,会不会磕绊老人,这都是探访人员需要关注的。”李红兵介绍。

除了定期巡访老人的基本情况,最终目的是要对接需求,了解老人在居家养老方面的需求,依托驿站和照料中心,对老人提供精准服务,让老人在家安心养老。据悉,今年,全市拟将巡访的老年人数不少于5万人,确保高龄独居、身体精神状况较差、需求强烈的老年人切实享受到这一惠老政策。

不断推进的社区基层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有事好商量’。北京探索社区议事厅建设,每个社区有社区议事厅,就居民最关心,最切身利益的事项共同协商,把政府和社会、市场的各种相关利益群体一起纳入进来,最后找到有效的平衡。”谈及不断提升的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李红兵介绍说。

去年,全市2032个社区通过社区议事厅协商议事,16个区的25个街道开展社区协商与街道协商联动机制的试点工作。如今,城市社区议事厅实现了全覆盖,超过50%的农村社区建立了社区议事厅。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居委会主任吴祥明获颁全国首张特别法人“身份证”,居委会有了法人身份,这也是北京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不断走在全国前列的有力印证。

“过去,由于法律没有明确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法人主体地位,制约了居委会和村委会社会、经济活动事项的正常开展。”李红兵介绍,目前,全市7014个村(居)委会均已取得法人资格,为开展民事活动、服务居民铺平了道路。法人“身份证”的赋予,解决了村委会和居委会在办理诸如土地确权申请、车辆购置和报废等事项的不畅问题,同时作为独立法人后将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