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南锣鼓巷的新生

2018-02-24 17:05:3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绣花”功夫,首先体现在治理思路上,在修缮整治中让居民更有获得感。一个新词儿让大伙儿眼前一亮——“自愿申请式腾退”,政府给居民提供一张自选“菜单”,是定向安置、货币补偿、平移置换还是留住修缮,自个儿说了算,而不再是以往征收拆迁的旧思路,从而将居民中“要我改”的思想转变为“我要改”的意愿。

庄保家所在的30号院共14户居民,有11户选择了外迁。庄保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南房,见不着阳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两代人住,紧紧巴巴。终于盼来了外迁,庄保在北苑的新家是大两居,面积92平方米,从未有过的宽敞。与庄保一样,南锣鼓巷地区近500户居民提出了搬迁申请,已经享受或正等待着乔迁之喜。

通过腾退安置,居民从户均不足25平方米达到11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8平方米增至37平方米,真正达到了“小康水平”。

一度超载的胡同“瘦身”了,为院落精细修缮创造了可能。雨儿胡同作为示范区,选取10个试点院落,按照“政策统一、标准统一、一院一设计、居民自愿参与”原则实施院落整治和修缮,将来力求实现“储物有空间,下厨不出户,如厕不离院,洗浴在家中,室内见阳光,晾晒有措施,停车有位置,院内有绿化”。

走进雨儿胡同14号院,穿过宽宽的门廊,绕过葡萄架就来到了敞亮的院子里,居民冀红正趁着天气好在院里晒几床被子。以前可没有这样的空间,“进院只有一米宽的过道,所谓院子根本不存在。”腾退启动后,院里12户居民走了7户,搬走的先拆了,留下的跟着也拆了。

让居民自拆违建,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为了劝我拆两间储物房,街道天天来做工作。最后我也想通了,环境好了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下定决心后,冀红处理掉用不上的老物件,积极配合拆改,如今老院子终于亮出了原本的风貌。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