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债务重整 泸天化的脱困解危之路

2018-01-04 18:41:5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2017年12月,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ST天化)的一纸公告引发投资者不安,随之而来的是公司股票连续大跌。公告显示,公司被法院裁定重整,股票将于2018年1月15日实施停牌进入债务重整程序。

曾经被称之为“中国现代尿素工业摇篮”的明星企业,面临怎样的困境而选择了“债务重整”?中国证券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公司所在地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自救之路一波三折

资料显示,泸天化集团公司前身为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成立于1959年,是中国第一家采用西方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化工企业,曾经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岁月。“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下滑应该是从2010年开始。”泸天化集团董事长谭光军面对着记者感叹道,2008年、2009年、2010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1.11亿元、-1.67亿元。其中,2014年亏损最为严重,亏损额高达11.41亿元。

在泸天化陷入经营困境之时,大股东四川省国资委下属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川化股份同样举步维艰。因此,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对四川化工“分兵突围,分块搞活”的战略决策。2014年-2015年,化工控股分两次将持有的泸天化股权全部无偿划转至泸天化集团。2015年8月,四川省国资委将泸天化集团公司的全部资产划转给泸州市政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泸州市国资委。

“泸州市政府接手以后,解决了公司迫在眉睫的两件大事。”谭光军说,第一,政府拿出将近15亿元资本金成立泸州市工投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将煤气化股权从泸天化集团剥离给工投集团,让一直无力开工的煤气化项目成功建起来,解决泸天化单一原料结构问题。第二,2015年,通过资本运作,大股东接手上市公司旗下亏损资产,上市公司获得1.6亿元的投资收益和6.3亿元以上的现金,对当年扭亏起到重大作用,避免了退市。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