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险企为何争相“抢食”健康管理

2017-12-11 08:30:4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主要为体检和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发展处于前期数据收集阶段,数据收集手段主要依赖线上调查问卷及可穿戴设备,破除数据壁垒是当务之急。”平安健康险移动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冯晗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为此,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在充分保障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基本医保部门等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

在周晞烨看来:“目前,医疗数据主要集中在医院端,从政策指引来看,肯定是鼓励保险公司跟医保、医院加强合作,实现更多融合,这对保险公司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得到数据,对未来产品开发非常有帮助,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医疗习惯、健康指数等,更精准地实现产品定价。”

“不过,这只是保险公司的愿望,在与公立医院进行数据共享的实践中,合作并不完美。”周晞烨透露,“其实,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想获取公立医院的数据,但困难不小。目前,我们只能从私立、外资的医疗机构入手,他们更愿意打通与保险机构的合作。”

赖军则表示:“数据共享单凭保险公司一家之力很难改变当下的局面。其实,从医院的角度来讲,如果同时跟多家保险公司进行数据共享,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升。”

面对这样的局面,保险公司该如何突破?

在夏如雪看来:“保险公司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包括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与医疗科技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合作,推动新型合作模式的试点及推广;推动制定行业标准,与卫生部门合作,在市场准入、服务内容、质量监督等方面制定健康管理的行业标准及规范;建设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加强行业数据收集和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便于核心数据共享,在促进健康管理发展的同时,降低保险欺诈风险;推动行业数据规范,配合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在数据规范使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自律。

此前,平安健康险在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合作中,创新风险控制模式,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医院与保险公司共同推进数据分析,在提升运营与服务效率的同时,共同探索建立先进的医疗风险管控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数据共享真的这么重要吗?

“通过数据获取做个性化的定价是精算界正在讨论的问题。”招商信诺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蔡廉和认为,“卖保险就是一面之缘,要做很个性化的定价很难。这也是健康管理公司在未来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定价的地方,在个人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整合数据给到更精确的定价。”

(责任编辑:蔡情)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