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外延并购退潮后 创业板能否发力产业并购?

2017-11-26 07:41:1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不过,上述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称,在并购的标的方面,这一两年比以前更优秀。“并不是所有外延并购都是负面的,有的并购的确有产业升级的因素存在。”

  海兰信董事会秘书姜楠向记者解释称,并购包括战略性并购、业务性并购、财务性并购。如果基于产业协同去进行并购,市场还是比较认可的。“专注主业去做产业协同的并购,而不仅仅是财务上的并购,这样的公司还是值得推崇的。”

  “但是很多公司在并购的时候容易跨界,偏财务性并购,其目的是扩大自己的盈利规模,这种并购开始可能在业绩上提升的比较快速,但是在主营业务上没有形成合力。所以即使有公司表现出业绩增速较快,但是整个公司协同的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跨界并购并没有形成‘1+1>2’的协同效果,反而在资本市场不被认可。”姜楠称。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中期来看,IPO加速和对并购、增发严格监管的趋势很难逆转,未来几年并购数量很大可能进一步减少。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报告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在未来两年既面临外部动力减弱,又面临已完成并购业绩无法持续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面对创业板可能的商誉减值,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姜楠认为,投资者首先要对上市公司和管理团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其基本面,了解其公司的产业发展逻辑。第二要了解其收购标的的原因,若是上市公司并购仅进行单纯财务性收购,达到业绩并表,对其业务并没有有力的帮助的话,投资要慎重,这样的公司可能在布局产业和未来发展方面缺少大局观和长远的考虑。但是有一些上市公司坚持主业发展,资本围绕产业进行布局,收购标的帮助其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完善业务布局以及技术整合等产业协同,这样的并购大概率也会是成功的,值得投资者关注。

  下一站:产业并购?

  “目前中国的并购市场大多数其实聚焦在套利逻辑上,并购产生的证券化机会,其实就是所谓的流动性估值溢价。”申万宏源证券并购融资部总经理洪涛在11月23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并购高峰论坛上称。

  洪涛认为,现在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结构改变,重心向产业并购转移。“民营上市公司是产业并购的活跃力量。我们发现因为我们既有很多民营的上市公司并购,也有国有的并购。我们发现其实大量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民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买方市场。主营业务单一;高增长预期等倒逼业绩要高增长,驱动上市公司进行产业并购。产业并购的市场化特点决定了并购的主力军。”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