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平安银行不平安:四次连续中招百亿级债务违约大雷

2017-11-21 11:27:1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踩雷东北特钢:国企债务惊魂也有平安的倩影

比上面三起违约事件更大名鼎鼎的要数东北特钢,这打破了地方国企债券不违约的“神话”。

在2016年3月份,东北特钢爆出债券到期无法如期兑付,成为首例地方国企债券违约,整个债券市场为之震惊。

在东北特钢一系列违约债券中,平安银行也是其中三支债券的主承销商——“13东特钢PPN001”、“13东特钢PPN002”和“14东特钢PPN001”,共计9亿元,均在2016年到期日无法偿付,构成实质性违约。

而在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丹东港债务违约中,平安银行辽宁分行也位列授信银行榜单。截止2017年6月底,平安银行给予丹东港授信额度20亿元,剩余授信额度17亿,据此推算,可能已经使用了3亿元贷款。

要么放贷给债务缠身的大股东,要么承销的债券违约,要么给高负债公司授信,连续卷入震惊资本市场的大事件。平安银行是要做踩雷敢死队的节奏吗?你敢,储户不敢!

这几家公司,涉及的总债务规模均超百亿。平安银行次次精准踩雷,专踩大雷,勇当踩雷先锋的勇气着实令人佩服。

财报显示: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从2013年的0.89%上升至今年9月底的1.75%,同期,其拨备覆盖率也从201.06%下降至152.11%。从公开的数据中尚无法推断这几家违约公司给平安银行贡献了多少不良贷款,但平安银行的风控能力确实让人捉急。

银行艺高人胆大,评级机构也功不可没——债务违约的功劳簿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债市“马后炮”:习惯性点赞的评级机构

除了近年来频频踩雷的银行,还有一个在债券市场无时不在,却容易被人忽视的角色——评级机构。

发行债券的企业都要定期进行评级,理论上评级会影响利率。因此,评级机构在整个债券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观察几次违约事件,评级机构的表现相当不靠谱。

以去年的东北特钢为例。

东北特钢首例债务违约发生在2016年3月25日:当日,东北特钢就“15东特钢CP001”存在兑付风险进行了公告,与此同时,联合资信也发布公告,将东北特钢列入下调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3日后,也就是3月28日,“15东特钢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构成实质性违约。当日,联合资信终于将东北特钢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C。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