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ST公司保壳胜算几何

2017-11-17 08:31:1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今年1月10日颁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借壳”的认定增加了净利润这一指标,当置入资产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超过100%时,将被认定为重大资产重组,审核会更加严格。因此,对“保壳”公司而言,要想借资产重组“保壳”极有可能触碰“净利润”红线。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监管层加大对并购、买壳的重组审核力度,尤其是对*ST股、ST股的监管趋严,因此类似过去用皮包公司来重组垃圾股,或者有些公司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操作难度越来越大。

在前述七种保壳“配方”中,甩卖资产备受青睐,如*ST沈机、*ST中绒、*ST昌鱼、*ST昌九、*ST京城、*ST圣莱、*ST中安等均有相关方面的动作。但资产出售暗藏门道,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合理评估资产的真实价值。

以*ST昌鱼为例,公司拟出售的资产大鹏畜禽,目前已基本停止经营,2016年营业收入仅为53.93万元,且近年来持续亏损。而根据收益法评估,大鹏畜禽股权价值为1.02亿元,较账面净资产评估增值3981.13万元,增值率达64.08%。*ST圣莱也是如此,公司拟5500万元向实控人覃辉下属企业润运置业,转让公司所持宁波市江北区康庄南路515号的土地及附属建筑物全部资产,标的资产于评估基准日(今年6月30日)的资产账面价值2866.68万元,重置成本法给出的评估值为5512.47万元,增值率达92.29%。

有评估机构人士认为,2017年合同到期后,*ST昌鱼暂定未来不与承租人续租大鹏畜禽,转由自己经营相关养殖业务。介于此,评估机构认为大鹏畜禽目前经营较稳定,经营人更换后的未来预期收益和经营风险可以预测,故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但是,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能令市场信服,上交所日前也已向*ST昌鱼发问询函,要求解释在持续亏损前提下,选择收益法评估的依据及合理性。

此外,无论是资产剥离还是溢价转让,接盘方多为“自己人”。比如,*ST沈机剥离的亏损资产由其母公司包办,*ST中绒作价9.19亿元的资产卖给控股股东,*ST昌九作价2.54亿元(增值额1.02亿元)的闲置资产被控股股东买下。有分析人士表示,关联方愿意“输血”给上市公司,有助于替换质量较差的资产。

保壳计划陆续出炉

日前公布的三季报显示,A股仍有25只*ST股和6只ST股处于亏损状态。对其而言,2017年余下时间显得弥足珍贵,一旦不能扭亏为盈,将面临退市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四季度以来,已有23只*ST股披露了“保壳计划”。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保壳计划”仍是市场熟悉的七大“配方”:剥离亏损资产、闲置资产溢价甩卖、卖房卖地、重整、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突击签订重大合同。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