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年底将至“李鬼”信托再叩门 “为打鬼”信托公司推出“员工认证”

2017-11-17 07:36:1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见习记者 闫晶滢

年底将近,“李鬼”信托也开始“冒泡”。

日前,湖南信托官方网站上挂出“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单位或个人假借其员工名义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外推介、宣传或销售非湖南信托发行的理财产品。对此,湖南信托表示,公司迄今为止并未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及个人推介或销售非公司的理财产品,并提醒投资者所有理财产品均以公司财富中心、官方网站、官微公布信息为准。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今年又有多家信托公司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过信息澄清,或否认与某款私自设立的产品有关,或声明相关“销售”人员并非自己公司的员工,再或是表明未与某第三方渠道有过合作关系。信托公司被个别不法分子“冒名顶替”、的情况时有发生。

北京市某大型信托公司法务部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从政策的角度看,对于‘假(信托)公司’、‘假(信托)产品’的打击已经可谓是‘严防死堵’,制度设计也比较完善,一方面,在中国信登的信托登记系统上线之后,信托产品的真实性即可得到验证;另外,现在‘双录’的政策也已得到执行,无论是信托公司自行销售的产品还是银行或其他正规金融机构代销的产品都需要进行‘双录’,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投资者的作用。”

假借信托名号私卖产品

日前,湖南信托官方网站上挂出“严正声明”,并在多家媒体进行公开披露。声明显示,“近日,公司接到客户反馈,有不法单位或个人假借我司员工名义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外推介、宣传或销售非我司理财产品,以此募集资金”。对此,湖南信托表示,公司迄今为止并未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及个人推介或销售非公司的理财产品,并提醒投资者所有理财产品均以公司财富中心、官方网站、官微公布信息为准。

《证券日报》记者致电湖南信托详询具体情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日的确曾有两名“理财产品销售人员”打着“湖南信托工作人员”的名义向投资者推介私募理财产品。在投资者向湖南信托财富中心反映情况后,湖南信托迅速组织进行核实,发现该人员并非公司员工,推介产品亦非湖南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不过,对于这两名人员的真实身份尚未确定,既可能是小型私募公司的工作人员假借信托公司的名头推介自己公司产品,亦不排除虚构身份私设产品进行金融诈骗的可能性。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