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监管层严控ST公司保壳 IPO数量近四百家创纪录

2017-11-17 07:26:1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如何看待次新股解禁,以及由此产生的调整疑虑?这是个难题,也是个敏感话题。解禁之后获利套现,应该是大部分投资者的基本心态,“不图黎明谁早起”,对于逐利动机,大可不必站在道德高地予以鄙视。但是如上所述,因为解禁大山压顶,上海银行股价近期深陷调整,发行价为17.77元,16日解禁当日跌停,股价仅15.41元,已跌破发行价。不过,跌破发行价只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更为担心的问题,多数以原始股价格介入的投资者,恐怕不太在乎跌破发行价,只要能卖,就会大赚,这股风气一来,市场上会形成越跌越卖、越卖越跌的恶性循环。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言,当然希望股东们相对稳定持股,特别是大股东,保持持股稳定性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当然,良好的心愿还需要制度保障,这需要监管层在制度设计方面更加周全。

IPO数量近四百家创纪录大市慢升融资暴涨待平衡

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A股共计有912家次上市公司通过IPO、增发等各种方式进行了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39万亿元。A股2017年直接融资市场又出现了些许变化和新趋势。随着A股IPO提速常态化趋势的持续,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IPO募资金额,均在今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两市今年共有391家首发企业获得IPO审核通过,且募资总金额达到近2005亿元。去年全年,这两项数据则分别为227家和1496亿元。尽管2017年还未结束,但今年通过IPO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融资规模也仅次于2010年和2011年的4885亿元与2809.69亿元,在历年中暂时排在第三位。

IPO规模究竟应不应该与市场走势挂钩?这是资本市场人们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过往一些管理人士的表态看,似乎不太赞同二者有密切联系,IPO该进行就进行,不能受大市影响。今年的大市表现,可以说是不温不火,但缓慢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从沪指2700点左右,到如今的3400点上下,中间虽然有波动,缓步上升是大趋势。而在直接融资方面,可以用“大干快上”来形容,如此数量和融资规模,在中国资本市场也不多见。或者说,大市的缓步慢行,并不影响IPO的如火如荼。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既受到资金面供需的影响,也被信心强弱所左右。总体看,资金仍较充裕、对市场未来信心依然强盛是市场的主要方面,因而,IPO规模虽然扩张较快,虽然高于资本市场市值增长速度,但还在被广泛接受的范围内,因而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小。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市场走向就很难说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