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监管层严控ST公司保壳 IPO数量近四百家创纪录

2017-11-17 07:26:1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监管层严控ST公司保壳靠会计“扭亏”损害投资者

每逢年末,一些上市公司便会突击进行重大交易或会计处理调整,借以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暂停上市以至退市。今年也不例外,在三季报披露截止后,一些公司便开始行动起来。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所有66家*ST公司中,有28家处于亏损状态。另外,还有近10家公司净利润仅有不足1000万元,在四季度随时有可能变成亏损的状况,这些公司都有着强烈的保壳诉求。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年监管层将严格监管年末突击调节公司利润的情形,“保壳”将被严厉打击。10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讲到,如果上市公司利用缺乏商业实质的资产出售、突击性债务重组等特定交易制造利润,通过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人为价值量调整等方式操纵利润,甚至配合二级市场炒作,还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扭曲资本市场正常的定价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功能,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对此需要从严监管。

保壳、卖壳和炒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观。本来不名一文、甚至是负资产的“壳”,由于上市机会是极度短缺商品,被市场推到不应有的高度。在这个利益链中,第一位当然是保壳,如果壳被“没收”,其他利益无从谈起。为此,相关公司保壳可谓拼尽全力,千方百计。大致看有几种,如出售资产,通过会计手段调节利润,等等。总而言之,是上市公司在经营方面并无实质性的改善,而是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迅速改变报表。比较而言,资产出售动作明显,容易被市场关注到,通过会计手段调节利润则是相对隐蔽的一种手法,因此也是监管层高度关注的领域。只有从根本入手,严格监察亏损公司“扭亏为盈”的真实途径,将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暴露在市场之下,并对弄虚作假者严厉惩罚,才能改变“壳资源”在市场上的不正常状态。

解禁套现巨大利益难挡跌破发行价难撼“原始股”

9只次新银行股第一批首发限售股正陆续上市流通,本周轮到了体量最大的上海银行。上海银行503亿元的解禁市值占本周解禁规模超过六成,本周过后还有吴江银行、张家港银行将陆续解禁。上海银行11月16日有29.26亿股限售股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4.49%,是解禁前公司流通股的3.75倍,为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解禁涉及的股东数量庞大,多达34649名,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不容小觑。也正因为解禁大山压顶,上海银行股价近期深陷调整。上海银行发行价为17.77元,16日解禁当日股票跌停,收于15.41元,已跌破发行价。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