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手机预装软件难卸载何时休

2017-11-15 07:42:0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但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厂商或者软件推广公司都意识到预装是分发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该渠道能迅速将一款默默无闻的App推向大众;不仅如此,预装软件已经成为手机厂商收入的一部分,要想让厂商立马放弃这部分收入,是非常困难的。

多个手机行业分析人士均表示,这些预装软件有手机厂商自己开发的,也有合作的电信运营商要求必须安装的,还有厂商向第三方软件开发商收钱安装的,其中安装一款第三方软件的收费多在1至10元之间。

而在2015年,上海市消保委在官网上表示,该委2015年6月发布的手机比较试验结果显示,19款受试手机每款至少预装了27个软件,除了必要的系统软件外,还有与手机正常运行并无关联的应用软件,且大量预装软件不能卸载。手机厂商从预装软件中的获利之大,可见一斑。

王艳辉认为,预装软件背后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要想彻底治理预装软件这个顽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易打“擦边球”

其实早在几年前,监管部门就已经注意到了预装软件的问题。

2012年6月,工信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手机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

2013年10月,工信部再次表态,下发《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

直到2017年7月1日《暂行规定》出台,再加上舆论长期的关注和呼吁,手机厂商才开始严肃对待这个问题。

互联网第三方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安卓手机预装软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安卓手机平均预装软件数量约为9.2款,占用的存储空间634.4兆,同时近八成用户表示不会使用或仅会使用少部分预装软件。

和几年前安卓手机动辄预装几十款软件相比,不难发现,2016年手机预装软件的数量正在减少。

“将监管实施到位,新规才会对手机厂商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艾媒咨询CEO张毅说,监管部门还要谨防手机厂商打“擦边球”,如具体到哪个App属于“基本功能”软件,哪个不属于,目前还存在争议,新规中并没有明确列出名单,导致有些企业都在打“擦边球”。

上述软件推广领域的资深人士则表示,软件开发商应当转变推广思路,努力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内容取胜,吸引用户主动下载。通过在手机中预装软件的方式“硬塞”给消费者,不仅会损害品牌形象,还会引发消费者反感,结果适得其反。

“据我所知,有的软件开发商确实也在跟手机厂商探寻其他的合作方式,比如通过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供用户下载,按照下载量等跟厂商分成等。我认为,当软件开发商和手机厂商的产品逻辑、合作逻辑开始改变时,预装软件的情况才会开始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该人士表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