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成趋势 代理模式将逐渐消亡?

2017-11-15 07:31:3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每经记者 贾丽娟 每经编辑 赵桥

近日,大商股份(600694,SH)因两年前揽入奢侈品牌阿玛尼(Armani)的代理商莱卡门未获明显收益,且一直拖累公司业绩而受到市场关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其实不只是大商股份,赫美集团(002356,SZ)、七匹狼(002029,SZ)、刚泰集团等公司也都有收购奢饰品代理商或直接买品牌,涉足该领域。那么,涉全球知名奢饰品的生意,究竟能否为上市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奢侈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是买了“香饽饽”还是“山芋”。随着消费升级浪潮来临,奢侈品行业似乎前景光明。代理商是不是就可以轻松分一杯羹?目前看来,背后风险因素并不少。

●奢侈品牌纷纷收回代理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区域的一家阿玛尼专卖店,店员称,该店属于澳门一家代理商运营,该代理商也是中国西南片区的总代理。

事实上,如今像阿玛尼一样仍然采取代理商模式的奢侈品品牌并不多。据记者了解,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一直拒绝代理,而更多奢侈品牌早已收回代理权。

从2008年开始,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的新闻便接连不断,当年万宝龙单方面宣布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一事甚至诉诸公堂。

在2008年,法国奢侈品牌Chloé宣布由香港代理商I.T 集团代理经营的店铺只剩一家,蔻驰(Coach)也从代理商俊思集团手中收回中国区零售业务。2009年,Hugo Boss收回中国代理权转为直营。2010年,Burberry集团开始逐步回收中国区代理权。2014年,Gucci将眼镜业务收归自营。

目前,业内人士大多对于代理模式持保留态度。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早期奢侈品代理行业,代理商多以经验丰富的香港代理公司为主,包括俊思、华敦、金邦等。此后,一些内地公司也开始做国际品牌代理,包括欧蓝、彩虹等。面对上游奢侈品商家,品牌代理具有一定风险。产品进入初期代理权会交付给相应代理商,但度过培养期之后,国际奢侈品商家可能收回直营。

实际上,造成奢侈品牌选择代理或直营模式的原因在于,代理商和品牌利益出发点不同。代理商追求代理期内利润的最大化,奢侈品追求品牌形象最大化并以此为基础尽量追求高利润。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