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疑似一致行动人”出没 举牌“暗战”升级

2017-11-10 08:01:0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嘉应制药在回复关注函时表示,公司上述7名自然人股东此前不缔结一致行动人的承诺长期有效,并于5月5日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一致行动人解除协议》,解除了10名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关系。

操作手法“升级换代”

2016年“蒙面举牌”成为热潮,举牌方利用多个“马甲”账户分散持股,这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今年以来,为规避监管,举牌方采取了更隐匿的方式,其操作手法也在“升级换代”。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疑似一致行动人”现象的出现引起市场热议。“疑似一致行动人”如果背后确实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无疑会引发不良后果。比如因不披露信息,不仅涉嫌操纵市场,而且也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其举牌成本大大降低,一致行动人方面成为个中利益的获得者。更进一步讲,其还会扰乱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公司控制权专委会主任王光英表示,“疑似一致行动人”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关联关系之间复杂性高,在没有增持之前不清楚自己是一致行动人,等到增持过线被发现才知道是一致行动人。二是在比较隐秘的情况达成协议,没有在相关部门备案,属于“瞒而不报”。三是本身是一致行动人,但不进行披露,这属于“明知故犯”。

陈欣分析,“蒙面举牌”是资本市场常用的手段,实现快进快出。不过,监管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一致行动人关系进行查证。但在“疑似”一致行动人中,举牌相关各方可以从一开始的制度设计上绕开监管,譬如使用自有资金,开户账户相互独立等。虽然通过股权等关系能看出股东之间的关联性,但实际上往往难以判定。

多渠道阻击违规行为

某券商分析师指出,对被举牌公司而言,举牌资金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源、更合理的治理结构等,但也可能对原有公司治理的破坏,甚至是造成多方力量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疲于应付资本层面变局的尴尬局面。如成都路桥在陷入股权纷争之后,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公司2017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下降18.19%;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三成。

陈欣认为,对上市公司原有控股股东而言,可以有很多办法反击“疑似一致行动人”举牌。一方面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停牌谋划并购重组等常见手段狙击“野蛮人”,另一方面,可以搜寻举牌方关联账户分散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但不如实披露持股情况的违法事实,向监管部门举报,以剥夺其持有股份的表决权。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