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谈论中国杠杆风险的时候,不能只盯住杠杆率总水平,还应关注杠杆率内部结构是否出现改善。
改善正在发生——总杠杆率趋稳,同时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善,进而导致总杠杆率风险下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认为,去杠杆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实行“三步走”战略:先是杠杆率增速趋缓,其次是杠杆率趋稳,再次是杠杆率趋降;当前正处在去杠杆的第二阶段。
去杠杆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去杠杆的成效一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衡量指标。今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也基于杠杆率对中国的债务激增提出警告。国内外对中国去杠杆的高度关注,成为我们提高发布频度、密切追踪杠杆率变化的基本动因。
在2017年10月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周小川行长表示中国整体杠杆率仍然比较高,尤其是企业部门的债务比例较大;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虽然还处在低位,但近几年增速较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就特别强调,要警惕全球家庭债务显著上升的现象,因此积极稳妥去杠杆仍是加强金融稳定性的重要工作。
我们认为,积极稳妥去杠杆应遵循务实的“三步走”战略:先是杠杆率增速趋缓,其次是杠杆率趋稳,再次是杠杆率趋降。当前处在第二阶段:即总杠杆率趋稳,同时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善,进而导致杠杆率风险下降。有鉴于此,我们强调,在谈论中国债务(杠杆)风险的时候,那些无视杠杆结构改善而只专注于杠杆率总水平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总判断:总杠杆率趋稳,杠杆率结构有所改善
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略有上升。2017年第二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一季度末的 237.5%增加到238.2%,上升了0.7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与此同时,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间存在杠杆率转移:二季度相比于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1.3个百分点,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1.4个百分点,表明杠杆率内部结构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