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油价跌欲转向医药产业未果 中信海直终止重组计划

2017-11-03 07:30: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欲转型医药行业

作为我国通用航空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中信海直这几年的经营情况并不算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14~2016年中信海直财务数据发现,3年来,公司分别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1.69亿元、0.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国务院对到2020年通航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相关部委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通航产业迎来发展的最大机遇,但中信海直业绩仍未改观,公司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11%和49.28%。

直到今年上半年,中信海直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同比增幅5.43%;实现净利润为4132.18万元,同比下降0.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72.41万元。

记者了解到,油价下降或是中信海直业绩下滑的重要“推手”。

中信海直在2016年年报指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对海上石油飞行经营业绩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由此也加速推动了中信海直的转型。

民航专家于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信海直比较特殊,主要是做海上业务,把人运到平台上,其面临的问题便是油价太低,“油价太低,平台减产,减产了以后,海上业务量就减少了,飞机都没有任务。”于一强调,正是由于很多飞机“缺活”,所以要开拓新的业务。

事实上,海上作业飞机运营成本并不低,飞行成本高。据于一介绍,大概每一架飞机成本在2亿元左右,每小时运输成本也在几十万元,“这种飞机,做别的业务基本都划不来,海上石油利润高,有收益。”

民航专家綦琦也表示,“中信海直在通用航空领域是一个个案,因为油价下跌,很多的近海石油平台停掉了,他的业务就没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底,中信海直发布公告称,公司签订购置7架EC225LP型直升机合同。但今年8月21日,中信集团发布公告称中信海直决定取消第7架EC225LP型直升机订单,中信海直表示,该举措是鉴于目前市场环境及公司经营形势。(实习生刘晨光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