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绵石投资炫财技

2017-10-27 17:35:5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妙招不止这一步,2016年7月,绵世股份更名为绵石投资,其主营业务从房地产华丽转身变为投资。于是在计算净利润的时候,投资收益成为经常性损益项目,从而不必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一次性的、不可持续的非经常性损益。尽管营收下降了71%之多,但投资收益让绵石投资从2015年的微盈利变成了2016年的扣非净利润增加了469.45%!如果剔除与房地产业务无关的投资收益,2016年的扣非净利润是亏损7000万元左右,根本不可能达到期权激励的条件。

笔者作为一个曾经的上市公司老会计,对这样出神入化的财技使用,也是自叹弗如。

绵石投资对期权激励政策的使用属于一个特例,大多数上市公司使用期权激励政策的时候,通常会带来正能量的促进作用。美国几乎100%的高科技公司、大约90%的上市公司都实施了股票期权计划。如今期权激励在A股也比较普及,为了保证高管利益不受损,期权激励的启动条件一般是稍微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是有时间限定的。当期权激励公告发布后,投资者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判断该企业近期的经营方向以及预期能够实现的经营成果。可以简单的认为,股权激励事件存在投资机会,不仅存在短期预案日公告效应,还存在中长期的执行区间效应。对于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其股票具备一定的阶段性投资价值。

投资收益雪中送炭

转型之后的绵石投资第一年就收获了高达2.5亿元的投资收益,其中绵石投资参股34%的拉萨晟灏在2016年4月出售了广州黄埔化工49%的股权,获利3.82亿元,按照权益法核算,为绵石投资当年利润贡献率为147%(由此可见2016年7月份把主营业务改为投资多么具有先见之明,如果这笔投资收益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期权激励的条件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即便是转型之前,绵石投资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为什么会有一家化工厂的股权?其实绵石投资的前世也是一家化工企业,1996年,燕山石化旗下的燕化高新在A股上市。2000年,中国石化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在香港上市,2001年在A股上市,中石化开始着手清理已经在A股上市的各种关联公司。2004年燕化高新被中石化的子公司——燕山石化转让出股权,2007年,更名为绵世股份,成为一家房地产企业。2009年,绵世股份从北京大老远跑到广州,投资了广州黄埔化工。2016年绵石投资将黄埔化工转手卖给另一家房地产公司——时代地产。大致可以推断,当初购买这家化工企业的时候,并非看中了化工厂本身,而是看好了那块地,并且有能力把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那么,如果说这笔投资收益是经常性损益的话,很多投资人应该和我一样,不太相信。

况且,大幅盈利后,绵石投资并没有分红,也没有在主营业务上持续投入,而是迫不及待地进行期权激励,甚至针对个别高管进行零成本的巨额激励,这简直就是把上市公司当做提款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