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生存夹缝下的行业洗牌:一大半基金子公司将逐渐退出

2017-10-25 08:03:0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基金子公司净资本提出明确约束的新规应运而生,而这也基本宣告了“通道红利”时代的结束。这个时候的子公司负责人们在想什么?一位沪上基金子公司总经理坦言,去年8月第二版征求意见稿出来的时候,“就是强烈的危机感,觉得整个行业要混不下去了,调整和洗牌也要开始了”。

鑫沅资产指出,这次行业转型可以类比为一次资管行业的“二次革命”,很大程度上是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业务转向“技术密集型”业务,因此也必然面临利润的重新分布。“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一个食物,从里面打开,是一个生命。对基金子公司而言,未来成为生命还是食物,就看在这波调整转型中,是内部调整力量强于外部压力,还是外部压力把它压垮。”鑫沅资产表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金子公司面临的转型难度堪比“二次创业”,未来分化是大势所趋。随着18个月过渡期的逐步临近,留给子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

●未来关键词:分化

在此次对多家子公司的采访中,记者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这个行业正在细微之处发生分化。

首先第一类,是在2014年监管第一次加强力度时便开始未雨绸缪、布局其他业务,并在新规发布后继续积极转型的这一批。上述沪上子公司总经理就表示,其公司在2015年初便开始涉足ABS(资产证券化)业务。而另一家华南大型公募子公司副总经理也坦言,由于具备股东背景优势,该公司是业内第一批开展ABS和股权投资业务的子公司,“布局做得比较早,到新规发布的时候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今年还在继续加码”。

鑫沅资产表示,在去通道化的明确要求下,子公司面临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过去,该公司的业务构架大致为通道:主动管理业务为7:3,现在除了这两块,还增加了中间业务,三块业务各占约1/3。业务调整的背后必然涉及人员调整,2017年鑫沅资管业务团队的架构(包括中后台)都进行了调整,考核方式也有所改变。“例如对后台人员,改革的方向是减员增效;对前台团队,则根据资本金约束的机制调整业务条线,增加资本消耗业务的占比,等等。”

事实上,增资的进度也可以部分反映出基金子公司对转型这件事的积极程度,这里就不再赘述。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