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夹缝下的分化:一大半基金子公司将逐渐退出
每经记者 李蕾 王心田 每经编辑 江月
2012年9月26日,监管机构发布《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当年11月16日,首批公募机构拿到了成立子公司的批文,开启了基金子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时代。
自此到2016年底的4年间,基金子公司开启了资产规模从零到11万亿元的狂飙史。一直到2016年底监管层发布基金子公司新规,才为这段疯狂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自年初至今,子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今年年中的最新数据为8.59万亿元。行业似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分水岭。
曾经倚重的通道业务已经无法独撑大局,新的业务方向又尚且不明晰,评价一句当前的基金子公司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或许恰如其分。我们可以看到,从新规发布至今,有人积极适应谋求转型,有人驻足观望犹豫未决,还有人消极应对似乎想要淡出,尽显行业百态。
作为基金业长期的观察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十分好奇:子公司这个细分领域是否正在洗牌?它的生态将如何分化?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新规:行业洗牌的信号弹
虽然已经提前征求了机构的意见,并且2014年也曾有加强监管的规定面世,不过2016年11月29日发布的新规还是被很多基金子公司人士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有一位子公司负责人的描述很有趣,他说“这是行业洗牌的信号弹”。
在此之前,基金公司热衷于设立专户子公司走通道业务或投资于非标资产。“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基金子公司从开闸伊始便在快车道上高速奔驰,规模也一路从零野蛮生长,一直到巅峰时期超过公募基金规模的体量。
“那时候就是拼规模。因为很多业务信托做不了,而且费率也比我们高,所以机构(投资者)都来找我们了,规模很快就做上去了。”回忆起刚刚成立几年的光景,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不过,繁荣的背后其实暗藏风险。众所周知,基金子公司一开始凭着通道业务起价,而该类业务其实与信托产品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其刚性兑付的特征。通过前文的统计可以看出,此前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大都在2000万元~5000万元。而随着规模的暴涨,一旦出现产品兑付风险,子公司们可以说并无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