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互联网+装修”来袭,传统家装业受冲击,未来靠啥盈利

2017-10-20 11:12:5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去年年底,一份《中国家装行业优秀品牌企业发展状况报告》发布,装修公司只占到了市场份额的15%,剩下的85%被“游击队”瓜分。装修公司正凭借质量抢占市场份额。

装修的“痛点”

建材可以网购,但业主如何才能找到经营处于“正循环”,比较规范的装修公司呢?申超提到了亲友推荐:“装修是个很长的过程。比方说我这次装修,入住一段时间后还会发现需返工之处。所以才需要推荐,因为不是口碑好的装修公司很难反复上门服务。”

巧的是王光平也提到了口碑:“我们不少项目都是先在小区一个业户家施工,然后邻里现场参观,口碑才传开的。业户要亲眼看看我们的施工工艺,聊聊后续服务的承诺,这样才会放心交给我们干,也才会把我们推荐给亲友。”

消费者不信任装修公司,更信任亲眼所见和亲友推荐,这种高昂的交易成本明显是行业的“痛点”。而开篇提及的京东报告对“痛点”的分析更加触目惊心:31%用户担心装修合同暗藏陷阱,20%的用户担心装修公司偷工减料,影响装修质量,16%的用户认为设计不合理,14%用户认为价格有陷阱……

实际上,各大电商平台早已尝试解决“痛点”。2015年6月15日,天猫家装事业部与实创装饰、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共同发布首部《中国互联网家装服务标准》;其后,京东也发布“京质家装”装修服务标准,并在今年升级到了“2.0”。或许正是看好电商平台的同步发力,网易家居才发布报告,预测到2020年互联网家装将占据市场30%的份额。

尽管申超关注互联网家装已有数年,但最终还是选择信任亲友的推荐,原因是听闻互联网家装行业乱象不少,常有卷款跑路者,所以自己对此很审慎。

而在更早的时候,王光平就跟电商平台进行了合作。“当时是缴了一年费用,平台就推荐我公司参与投标。但几次中标后,客户都对我公司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最后也没成交几单。”他认为,电商平台现有的模式很难赢得业主的信任。

以高标准换信任

既然电商平台早已找准家装的行业“痛点”,剩下的工作就是调整模式以期解决问题了。

经济导报记者查阅了2.0标准,发现京东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标准。如,将“防水工程质保5年”的行业标准提升至6年,水电隐蔽工程总保障年限则提升到了10年之久。该标准亦得到了王光平的肯定。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