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世界银行上调中国今明两年经济预期 国企改革提振

2017-10-09 13:16:53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5年来国资监管部门也在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监督闭环、盯紧重点环节、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可靠。“这两年,国资委把对海外经营的监督作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系统地加强了对国有企业海外经营的监督并采取了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说。

“对企业而言,控制成本与拓展市场决定着经营成败。与其他企业一样,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实际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经营管理者容易因为政绩需要、人情关系甚至自身利益进行盲目扩张,忽视成本与风险。这在国内,容易造成‘摊大饼’以及人浮于事;在海外,就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可喜的是,如今中国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直面深层次问题的措施正越来越多。”刘小川说。

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移动通讯、大飞机……在最近热播的纪录片《辉煌中国》当中,中国5年来不少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身影。

5年来,中央企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1.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的1/4;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24项,占同类奖项总数1/3。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还搭建了各类“双创”平台518个,有效汇集社会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基金,带动了创新与就业。

“育新”成果很多,“去旧”同样给力。肖亚庆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和更深层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去产能方面,中央企业在2016年和今年1—8月份均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在降杠杆方面,中国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按行业确定负债警戒线,促进央企资产负债率稳中略降;在降成本方面,央企布局明显改善,一年来压减的户数达6395户。

刘小川指出,在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广大国企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社会资本通常不愿意过多投入回报周期长的基础性研发,而国企则正好可以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另一方面,国企实力较强,创新试错承受力较高,可以为其他企业探索转型经验。因此,只要将这5年的改革势头延续下去,进一步理顺国企定位、优化国企治理,就可以让国企更多地助力中国经济。”刘小川认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