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A股中期上涨格局并未改变

2017-09-25 09:46: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第三个利空因素是,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已连续19个交易日呈净流出状态,A股解禁、减持压力又将逐步加大,而相当部分板块个股的估值水平仍居高不下。数据显示,9月沪深两市限售股数量共计289.66亿股,是年内最高点。解禁市值仅次于今年2月和12月,为2017年第三高。虽然解禁并不等同于减持,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解禁规模往往与减持规模具有较高的同步特征。数据显示,2016年有近10%的股东在股票解禁后抛售股票。具体来看,共计2208名股东减持1831.87亿元,其中不乏一些股东在限售股解禁后马上进行“清仓式减持”套现。据Wind资讯的统计,从今年6月起,上市公司的减持计划公告开始明显增加,6月为172个,7月为112个,8月为185个。截至9月21日,9月公告的减持计划已经达到142个。

  内在运行逻辑支持中长期上涨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有其内在的上涨逻辑。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仍具韧性,今年前两个季度,中国GDP都实现了6.9%的增长,说明中国经济逐渐企稳了。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回升,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明显改善,特别是前几年非常困难的周期性行业,利润更是出现爆发性增长。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好转,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经济基本面的支持。去年年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结束了长达三年的下降趋势,开始反转上涨。短短9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比价从6.96上涨到6.43,涨幅将近10%,创出16个月新高。人民币出现升值趋势后,我国资金外流的情况会得到很大改善,外汇储备会逐步回升,当然对资本市场也会产生利好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以后,国外资金流向国内后大都会配置在股票债券上,从而抬升这些资产的价格。虽然8月经济数据整体回落,实际是投资需求在环保督察和去产能等政策因素影响下的被动收缩,但是要看到金融数据依然强劲。8月新增社融总量1.48万亿,同比多增186亿元,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900亿元,同比多增1413亿元,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旺盛,反映经济活力、信贷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已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摩根大通、野村证券、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10余家国际机构选择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