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P2P“存管雷”爆发 银行招架不住了

2017-09-25 08:46: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徽商银行客服同时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建议,投资人应尽快前往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而广东华兴银行客服也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华兴银行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

根据《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商业银行担任网络借贷资金的存管人,不应被视为对网络借贷交易以及其他相关行为提供保证或其他形式的担保。存管人不对网络借贷资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证或承诺,不承担资金运用风险,出借人须自行承担网络借贷投资责任和风险。

但《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银行与网贷平台合作资金存管业务,所收取的存管服务费其实已经包括了对网贷平台的风险定价。

据了解,目前银行向网贷平台收取存管服务费,大部分是“一次性费用+充值出金手续费”,但也有按年度进行一揽子收费的情况。

“比如,对于不同的平台,银行存管服务费的封顶费用额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两家都是大平台,对于有风险的、负面多的平台封顶费用就会高一些,而对于没有太多负面的平台则少收费。”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某网贷平台高管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银行对不同资质网贷平台的收费不同,“某些刚进入存管业务的银行,门槛几乎没有,但是平台资质尽调以后,根据好坏,收费有差别。其实就是风险定价了”。

新联在线首席运营官陈智诚则指出,银行参与资金存管业务的最大顾虑,就是商誉风险。以国内目前的投资人教育环境,特别是平台出事以后投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银行都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风险,从而导致银行选择平台时以风险为第一考量点。

“虽说政策保障银行不为平台背书,但是平台出事肯定对银行有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存管业务开展。平台的宣传肯定是‘银行存管切实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之类,就是拿银行做背书,银行怎么都脱不了干系。”上述网贷平台高管表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