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警惕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 “剑走偏锋”

2017-09-23 06:56: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张 杰

当前,“制造业立国”和“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共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举措,来促进中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核心任务。

必须高度关注的是,如果仅仅强调创新方面的强化和改革,而忽略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会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思路,造成极大的干扰甚至误导。可喜的是,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已经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定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战略规划体系。

当前,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思维和既定逻辑下,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实施的各种创新和产业融合赶超举措,以及出台的各类短期产业政策措施, 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认知误区和操作失误行为,可将之归纳为:

第一,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沿袭以政府财政资金补贴和优惠政策为主、依靠创新经济开发区作为载体平台的政府主导模式,作为促进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政策举措,而从根本上或多或少忽略了依靠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行为、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培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加快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的作用。

第二,不少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化产业、金融业以及物流业等相关行业对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

第三,不少地方政府片面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忽略了传统制造业部门仍然应该是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所在。

第四,不少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泡沫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

在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政府怎么进入?市场怎么进入?如何体现二者的有效结合点? 这些都是需要迫切加以研究和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从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成效,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最为成功的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践和发展经验来看,深圳市是以“创新+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杭州市是以“信息经济+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需要看到的是,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为了主动引领地区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升级,在国家出台的各项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均出台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体系,深刻体现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地区经济引领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更需要看到的是,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都是中国市场机制发育程度相对比较先进的地区,市场公平竞争、契约精神以及依靠法治来维护市场交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而且,这两个地区都是民营制造业、股份制企业和上市企业相对集中集聚的区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配置以及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对接方面,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因此,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的成功,表面上来看,是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深层次来看,是政府和市场功能有机结合的成功,而非仅仅是市场或者政府的成功。

要真正加快推进中国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关键就是要全面且充分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合作关系,彻底激发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的活力动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