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标普调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这事儿该怎么看?

2017-09-22 17:12:0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文章表示,中国可以把标普的部分判断作为“善意的提醒”,但完全不必削足适履。

新华社援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的观点,称标普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家机构“所采用的理论已经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脱节”,它也没有合理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

这就好比,标普为每个经济体套上一双同样大小款式的鞋子,继而来审视脚合不合适。但我们完全不必惊慌,更不必削足适履。相反,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让我们有足够自信泰然处之。

  中金公司:标普下调中国评级是误诊

中金公司22日发布题为“为什么说标普下调中国评级是误诊?”的研报,研报指出,部分海外观察人士,包括其评级机构,在评估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时候显得有点滞后。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称,此次标普下调中国评级的时点正当中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处在2016年年中开启的新一轮复苏途中。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6.9%,较去年的6.7%回升。而名义GDP 回到两位数的增长,上半年增速11.4%比去年全年的8%上升了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7.5%;年化ROE 提升至8.9%,为近11个季度最高水平;资本开支同比增长9.7%,是近5年来的最快增速。  

研报认为,中国的债务GDP 比率在经历了多年的加速上升后,其增速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回落。目前的M2 增速甚至降至名义GDP增速以下。受益于经济基本面改善,海外中资股今年以来实现大幅增长,人民币汇率也逐步企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标普理由单一,曲解概念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标普的“不靠谱”并不仅仅表现在理由单一,而且还曲解了概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直言:“信贷增长与金融风险没有直接联系,只有债务违约了才可以说出现了风险。而且是否会出现风险,不仅要看信贷规模,更要看信贷质量和结构。”

在赵锡军看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中国加强金融监管的政策导向下,“僵尸企业”、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受到控制,信贷流向创新企业、实体经济等高效率部门,且不说信贷增长高低,即便是增长也是良性的增长,将促进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