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任性”的苹果怂了吗?

2017-09-21 20:17: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有关苹果打赏抽成的一场纷争终于落幕。苹果近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应用商店审核规则,允许“打赏”不经过苹果的内购流程,苹果放弃抽取分成。而在今年6月,苹果曾规定,向原创作者的“打赏”属于“应用内购买”,苹果要对此收取30%“过路费”,这一规定随之引起轩然大波,微信甚至随之取消了苹果端的微信公众号打赏功能。

苹果为何放弃已经到手的“蛋糕”?考虑到此次条款修改的时间点正是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之后,以及“打赏”属于中国本土化的创新功能,苹果对中国市场“示好”,力图推进其手机销售的意图相当明显。

毕竟“打赏”抽成30%,损害的其实是原创内容生产者们的利益,他们作为各个领域中的“意见领袖”,显然难以对苹果产生正面评价,也会对他们的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于苹果来说,在中国市场的局面本已相当艰难,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口碑问题。受到国产手机厂商强有力的挑战,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量持续六个季度下滑,这也是苹果全球主要市场中唯一下跌的区域。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为8.2%,相比去年同期8.5%进一步下滑。

但“任性”的苹果这次真的就怂了吗?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苹果同时规定,“打赏”必须出于自愿,同时“打赏”接受者必须100%获得赠予金额。换句话说,就是苹果不抽成,但第三方平台也不能抽成。

这一规定对微信、知乎、微博等本来就不从内容创作者分成的平台影响不大,但对直播平台则如晴天霹雳:作为主要商业模式就是从主播“打赏”中分成的它们,不但必须要开始考虑制定新的“玩法”,还要面对另外一个困境:此前直播平台和主播们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反对苹果“雁过拔毛”,但现在这个同盟已被轻易瓦解,想要更多收入的主播们显然会和苹果站在同一边。这也将让它们制定新“玩法”时将面对一系列挑战。

这正是苹果妥协中的强硬:可以为提升用户体验和口碑让出一部分利润,但任何应用程序以数字内容产生的收益必须在苹果的控制中。应用程序不赚钱无所谓,一旦想要赚钱,就不能绕开苹果。

再说深一步,围绕打赏抽成,苹果的朝令夕改,妥协和强硬都再次显示了它对自己的生态有绝对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尽管像微信这样的“超级入口”有可能挑战苹果的权威,但对于绝大部分应用程序来说,封闭的苹果系统像是土壤,而它们都只是土壤上生长的树木,命运其实掌握在苹果手中,只能看别人脸色行事。尽管有消息称,多家应用程序开发商已因苹果涉嫌垄断而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举报,但未来并不乐观。

智能手机的生态构建已经基本完成,安卓与苹果两大阵营短时间内很难动摇,除非在硬件端进一步萎缩,否则苹果依然可以随时强硬。但在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乃至未来的无人驾驶、物联网设备方面,生态尚在形成之中,如何掌握标准,如何搭建平台,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将是国内厂商们应该向苹果学习的一课。得生态得天下,并非仅仅是一句老生常谈。陈静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