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试点城市的集体建设用地将在2020年前探索可用于建设只租不售的租赁住房。此次试点方案如何利民惠民?体现出怎样的房地产改革方向?对房租和房价又将有怎样影响?央广《王冠红人馆》财经报告为您解析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又一记重拳。
一、聚焦--13城市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
8月28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部署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3个城市,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为住房租赁市场增加新供给。
13个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武汉、合肥、郑州、广州、佛山、肇庆、沈阳、成都,预计在2020年底试点结束前,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改革成果。
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包括农民宅基地、农村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都属于集体建设用地。
二、解析--租赁供给侧改革发力 盘活存量各方共赢
租赁供给侧改革密集启动
中国房地产市场近三十年来,住宅租赁市场一直是"野蛮生长"。来自中国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交易总规模超20万亿元,其中,新房12万亿元,二手房6.5万亿元,租赁房却不到2万亿元。显然,购租比例严重失衡。
而在2017年下半年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密集决策指向了租房市场,这些政策影响深远,并将带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租购并举时代、一个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的时代。
政府让利+民众得利+改革发力
首先,这次《方案》试点的13座城市,基本都是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本来就比较稀缺。而此次引入集体建设用地,不仅有利于增加城市租赁房源的供应,还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激活集体土地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