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从“输血”到“造血” 北京银行探索服务实体经济路径

2017-09-05 18:56:33  中国经营报    参与评论()人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3年来“1+1+1>3”效应初现,背后既有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的支持,更少不了中小银行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中小银行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亦逐渐加码。

北京银行为例,《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投入京津冀地区贷款累计总额5881亿元;过去五年,北京银行对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近万亿元。

“中小银行是服务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原董事长闫冰竹认为,深化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扩大金融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的金融体系。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3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被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号工程”。

然而,当时京津冀三地的金融业发展较为不均衡,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瓶颈。

河北蠡县农信社的金融风险即是其中一例。由于涉及当地复杂的金融生态环境、债权债务关系,也涉及27家农信社、201个代办点、数百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具体问题,河北蠡县农信社的金融风险成了“烫手山芋”,20余年无人敢接、久拖未决,亦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桎梏。

某银行高管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地区的金融支持,不能止于“输血”,要帮助该地区实现“造血”,这就需要银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占据地缘优势,北京银行立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全局,主动扛起河北蠡县农信社化解金融风险的重担。

据悉,北京银行先后派驻高管、中层干部、骨干员工等上百名精锐力量开展风险处置工作,各项资金总投入达3.94亿元。经过市县、乡镇、公安干警、托管组等1400余名工作人员、近30个工作小组努力下,北京银行撤销蠡县农信社下设201家代办站,同时艰难实现农信社财务重组,完成3亿元股本募集,并发起成立了“河北蠡州北银农商银行”。

如今,河北蠡州北银农商银行不仅不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绊脚石”,还立足蠡县,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一股金融力量,深入推进“金融活水进万家”小额创业贷款,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为蠡县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和农民小康不断注入源泉活水。

这是北京银行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的一个缩影。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北京银行不仅累计向京津冀地区投入贷款总额5881亿元,更为该地区发展提供多种支持。

记者了解到,北京银行加大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的考核倾斜力度,在全行限额不超标的前提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的重点项目不占分行行业限额指标。

在机构设置方面,北京银行积极布局京津冀,深耕北京区域市场,塑造区域特色品牌,在北京地区增设13家支行,机构总数达262家;天津地区增设1家支行,机构总数达23家。同时,北京银行投资资金规模近2000亿元,成为了首家定位于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创新金融服务的资金专营机构——资金运营中心。特别是,北京银行还创新设立了国内金融业首家城市副中心分行,目前已经取得了监管部门的开业批复,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正是在诸多北京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支持下,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8月21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亦发文对此表示肯定。

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37.44%,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三类机构总资产占比约43.40%,但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锷生在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2017年第一次理事会上曾肯定道,中小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完善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在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的发展上都起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化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扩大金融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因此,要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中小银行的作用,通过‘鲇鱼效应’,激发竞争活力,更好地适应和引导金融需求。”闫冰竹认为,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要更加重视金融资源协同,提升区域合作战略层次。

实体经济是发展之本“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蕴含着巨大的金融创新需求,中小银行应立足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将金融创新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树立自身特色品牌。”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如是说。

北京银行为例,在成立之初,该行便提出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发展理念。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北京银行紧密跟踪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决策实施进展,不断改进信贷管理政策和流程,提供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

在战略方面,2016年,北京银行为服务实体经济,建立了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了北京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领导组织、统筹协调北京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制定出台了《北京银行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工作方案》。

在产品创新方面,北京银行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该行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全部贷款额度中不低于50%的专项额度用于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强化特色支行建设,创新推出小微企业“批量化、模式化、简单化”服务模式,打造了“小巨人”中小企业服务品牌。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创新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探索“银税互动”“银税保互动”“双基联动”“网格服务”等新服务模式。

在工作机制方面,北京银行积极开展总分支业务交流联动,进一步优化跨部门、跨条线联动机制,发挥北京银行“应需而变”的服务优势,形成总行带头、分行推动、支行实施的立体化工作机制。据了解,上半年,北京银行总行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先后走访9家分行、管理部,解读最新各类政策内容及实施细则,引导分行在非标债权及权益类投资项目方面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政策倾斜,鼓励营销实体经济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类等企业。

在服务客户方面,其一,北京银行加大了企业客户统筹管理力度,全面梳理重点客户名单,规范客户管理流程和标准,匹配总分支三级服务团队,定期对客户营销服务情况进行跟踪;其二,该行加强客户走访与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做好信息搜集与反馈工作;其三,北京银行加快产品创新与流程优化,上半年分别根据市财政、市人保等部门的要求对财政自助柜面系统、社保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实现全国社保异地支付;其四,该行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成立专项服务小组,提供包括支付结算、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加快重点项目落地速度。

记者从北京银行了解到,截至2017年6月末,北京银行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总额突破1万亿元,余额达到10042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1260亿元,增长14%,信贷增量较去年同期多增34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余额3361亿元,较同期多增594亿元,增长21%;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467亿元,较年初增加124亿元。

“从创业之初,中小银行就在夹缝中生存,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通过差异化定位,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打开了中小银行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体系,逐渐成长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张东宁认为,中小银行不能忘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是生存之本。(作者:张漫游)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