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光线传媒再裁员 无关“寒冬”?

2017-07-25 18:34: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高枕无忧的日子,对于光线传媒来说,可能一去不复返。

虽然光线传媒特别在回应中强调,此轮裁员跟“压缩成本”、“影视寒冬”都没有关系,但不可否认,裁员,确实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方式。

在业内,光线传媒本就一向以成本控制著称,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自己也在公开信中表示:“我会一如既往的做这个行业里最勤奋最抠门的老板”。

多元化探索

虽然王长田是有名的工作狂,非常勤奋,但仍不免犯错。

去年9月初,光线传媒内部便曾宣布计划裁员20%,其中包括校招生、实习生。当时光线员工总数为500多人,裁员20%即辞退100多名员工。针对当时的裁员计划,王长田表示是对先看网的战略决策失误,而未来先看网将转向VR领域。“公司管理层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裁员是为过去的一些错误决策和判断买单,目前裁员是发现问题后的调整。”

新金融观察记者了解到,先看网原本是由光线与360于2014年年底共同出资设立的视频网站,彼时被视作是光线传媒从传统影视业向互联网+影视转型的契机,不过在当时,视频网站市场已经趋于红海,先看网络直未能冲出重围。后来360宣布撤资,光线成为先看网的唯一股东。

事实上,这是光线传媒寻求优化收入和业务构成,积极布局泛娱乐产业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16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与关联人王洪田共同出资设立光线(霍尔果斯)现场娱乐有限公司,借此开拓实景娱乐业务,其中光线传媒认缴出资2100万元持股70%。这是继2014年光线传媒启动“中国电影世界”项目后再一次对实景娱乐业务的加码。

对于光线传媒的此举,投资分析师许杉认为,以往票房是相关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电影投资风险高,且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过于依赖票房难以稳定公司业绩,使得影视公司纷纷寻求票房以外的收入来源。

光线传媒也是如此。近年来,光线传媒一直在谋求多元化,包括动画、VR、游戏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其中仅动画领域就投资了十月文化等10余家公司。光线传媒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已投资公司或实体近60家,均以战略投资为主。

其中,在去年5月,光线传媒以83亿估值买下猫眼57.4%股份,不过这笔王长田自诩“有可能改变中国电影格局”的收购备受争议。

一方面斥巨款收购的猫眼尚未进入盈利状态。根据光线传媒的公告显示,2016年猫眼未经审计营收为10.5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11亿元。

但王长田透露,今年猫眼电影已经实现盈利。“猫眼2017年一季度收入超过6亿元,前3月的平均月利润超过5000万元,单月最低利润超过4000万元,市场占有率平均39%。”在今年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王长田披露了猫眼的有关数据,并表示,已在规划猫眼的独立上市事宜。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