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后高考时代的新商机:谢师宴 减压旅游 拿驾照

2017-06-14 09:49:42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参加一场高考的报名费不到200元,但中国很多家庭的高考消费支出却早已跨入“万元时代”——回首高考40年的变迁,逐年上升的高考账单不得不提。从一房难求的“高考房”到“旗开得胜”的定制旗袍,从“状元餐”到“高考文具”,高考早已从“一个人的战斗”变成“全民战争”。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共有940万高中生参考,直接与“高考经济”产业相关的消费群体数量可达近3000万人规模。

眼下,2017年全国高考已经落幕,但关于高考的故事却远未停止,一场和“后高考经济”有关消费热潮已经上演:与考生“挂钩”的餐饮、旅游、培训等服务成为稀缺资源,出国旅游、驾校学车、同学聚会已成为“套路”,与此同时,这些“时令性”后高考产物又在周而复始中呈现着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企业也开始在这种变化中不断觅得新的商机。

  一位高中老师的谢师宴记忆

周淑华是江浙地带一所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从上世纪90年代初工作至今,她在国内宴请习俗盛行的区域一路见证了“高考盛宴”的起起伏伏。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也是谢师宴最先兴起的时候,那时候的大学生很少,考上了就意味着有了体面的工作和城市户口。”周淑华说,那时的谢师宴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并不算什么负担。

但到了2000年以后,伴随着高校的大幅扩招,录取率的不断提高,周淑华发现,此时的谢师宴开始有了攀比的苗头,“你请我也请,场面不能输!”

一场“标配”谢师宴,价格至少上千元,例如“鱼跃龙门”套餐是1288元,“金榜题名”套餐是1588元,“桃李满园”套餐要2188元。“即使是最普通的谢师宴,也少不了另外准备酒水和喜糖,来参加的人还要准备红包。” 周淑华说,这样的谢师宴渐渐已让宾客疲于应付。

“上世纪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毛钱;上世纪80年代考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上世纪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碗熬好的鸡汤,花费也就几百元;2000年以后,请家教、租宾馆、订营养餐,动辄几万元……”她对这样的开销变化有些无奈。

不过让她略感欣慰的是,流行多年的谢师宴在这两年逐渐偃旗息鼓了。“一个是八项规定的落实,另一个是大学生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主管单位每年也在下发通知,禁止国家公职人员、教育工作者等组织、参与谢师宴,一旦被曝光就会有相应处罚。”

关闭